[发明专利]结合数据空间信息的机器学习重建无云地表温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1534.7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70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滕洪芬;吴泽峰;张锡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20/00 | 分类号: | G06N20/00;G06V20/13;G06V10/764;G06V10/76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数据 空间 信息 机器 学习 重建 地表 温度 方法 | ||
1.一种结合数据空间信息的机器学习重建无云地表温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以及包括地形数据、土地利用数据、人口密度、土壤类型、发射率以及光谱指数在内的辅助数据;
S2、对S1获取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反演地表温度,随后进行去云和重采样的处理,得到初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
S3、结合S1所述的辅助数据和S2得到的初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构建经典回归随机森林模型;
S4、根据经典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的袋外验证数据反馈调节经典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的参数,直到得到最佳效果,随后使用该经过调节的参数获取初步填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
S5、根据S4获得的初步填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依据离像素点越近则赋予权重越大的原则,获取填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及其空间信息;
S6、根据S5获得的填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及其空间信息,结合S1所述的辅助数据,构建考虑空间信息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
S7、根据考虑空间信息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袋外验证数据反馈调节考虑空间信息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的参数,直到得到最佳效果,随后使用该经过调节的参数获取考虑空间信息的重建地表温度;
S8、根据S2和S7分别获取的初步的原始地表温度数据和考虑空间信息的重建地表温度获取残差,使用克里格插值回归,对残差缺失部分预测,得到完整的残差数据;
S9、耦合S8得到的完整的残差数据和S7得到的考虑空间信息的重建地表温度,得到最终的重建地表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数据空间信息的机器学习重建无云地表温度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所述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30m×30m,时间分辨率为16天;所述地形数据包括经纬度、数字高程模型以及坡度数据,坡度数据由数字高程模型计算得到,其空间分辨率为30m×30m;土地利用数据的空间分辨率为30m×30m;土壤类型包括三种土壤质地,分别为沙土、黏土以及粘土,其空间分辨率为250m×250m;反射率为中红外波段的反射率,空间分辨率为250m×250m,时间分辨率为1天;光谱指数包括增强植被指数、太阳天顶角度数,其空间分辨率为250m×250m,时间分辨率为1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数据空间信息的机器学习重建无云地表温度方法,其特征在于:S2所采用的温度反演算法为单通道算法;其中去云处理采用Landsat自带的QA波段完成;重采样处理具体为将30m×30m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数据使用双线性插值上采样至100m×100m空间分辨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数据空间信息的机器学习重建无云地表温度方法,其特征在于:S3所述经典回归随机森林模型的具体公式如下,
LSTori=f1(xterrain,xpop,xLUCC,xmir,xindex,xsoil)
其中,LSTori为原始地表温度数据,xterrain为地形数据,xpop为人口密度,xLUCC为土地利用数据,xmir为反射率,xindex为光谱指数,xsoil为土壤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工程大学,未经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153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缩机定子槽纸机用定子抓取装置
- 下一篇:高校学生综合评价与分析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