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空气悬架用空气泵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6326.6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816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雷;范礼;李海萌;张浩楠;程晶晶;丁万龙;邵璠;李后良;姜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04B25/00;F04B39/12;B60G11/27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马荣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芜湖市鸠江***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悬架 气泵 | ||
本发明属于车辆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技术领域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电机(8)设有输出轴(801),输出轴(801)与连杆(9)转动连接,运动活塞(10)与连杆(9)连接,运动活塞(10)上设有出气通道(1001),外壳(7)端面设有固定活塞组件(11),运动活塞(10)与固定活塞组件(11)构成一级压缩腔(14),泵头(2)与固定活塞组件(11)一起固定在外壳(7)端面,运动活塞(10)与泵头(2)内壁构成二级压缩腔(15),二级压缩腔(15)一端设有排气孔(1501),排气孔(1501)连接干燥单元(3)。本发明所述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控制可靠,活塞置于外壳内部,形成一级压缩腔和二级压缩腔,结构紧凑,提高效率,便于加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用压缩空气供给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空气悬架用空气泵。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有利用压缩空气流来运行气动设备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气动设备,尤其是车辆的空气弹簧设备,布置和使用的要求较高。而现有技术中的压缩空气供给设备通常具有两级压缩气缸,其中一级压缩气缸、二级压缩气缸都由活塞与外部部件内壁构成,活塞置于外部部件内部,空间利用率不高,且活塞结构较为复杂,加工困难。
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一种空气泵的降噪装置及空气悬架系统”、公开号为“114370388A”的技术,该技术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外壳体,两个外壳体相互匹配固定并形成容纳空腔;所述空气泵安装在容纳空腔内;每个外壳体的内层均设置形状相同的吸音棉和采用沥青板加工形成的止振垫,且吸音棉位于止振垫内层;所述外壳体、止振垫和吸音棉均设置多个对齐的吊挂孔,其中一个外壳体设置多个用于固定汽车底盘的隔振挂耳,每个隔振挂耳穿过一组对齐的吊挂孔;所述外壳体和止振垫均设置多个散热孔。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活塞置于外壳内部,形成一级压缩腔和二级压缩腔及第三缸的结构,结构紧凑,提高进气效率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为一种空气悬架用空气泵,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电机与气腔,气腔连接进气嘴,电机固定在后盖上,电机设有输出轴,输出轴与连杆转动连接,运动活塞与连杆连接,运动活塞上设有出气通道,外壳端面设有固定活塞组件,所述的固定活塞组件包括一级活塞导向环、固定活塞,固定活塞端面设有进气口,运动活塞与固定活塞组件构成一级压缩腔,固定活塞组件外部设有泵头,泵头与固定活塞组件一起固定在外壳端面,运动活塞与泵头内壁构成二级压缩腔,二级压缩腔一端设有排气孔,排气孔连接干燥单元,所述的干燥单元设有电磁阀,干燥单元内部设有排气通道,从进气嘴流入气腔的空气设置为能够经由进气口流入一级压缩腔,通过出气通道流入二级压缩腔,再通过排气孔经由干燥单元过滤后经由排气通道排出的结构。
所述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的进气口、出气通道出口处分别设有阀片,排气孔处设有单向阀。
所述的运动活塞的裙部端面还设有进气孔。
所述的泵头设有进气通道,进气通道进口处设有单向阀。
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为偏心轴。
所述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的运动活塞与连杆销接,固定活塞组件与外壳螺栓连接。
所述的固定活塞端面布置若干个进气口。
所述的运动活塞裙部端面可布置若干个进气孔,进气孔设有阀片。
所述的空气悬架用空气泵工作时,电机转动,设置为转动时通过偏心的输出轴与连杆形成曲柄连杆结构,从而带动运动活塞做往复运动的结构。
所述的运动活塞裙部端面与泵头构成第三缸。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杰锋汽车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63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