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光纤盘绕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7549.4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成徽;邱会刚;林春雷;华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旭威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28 | 分类号: | B65H54/28;B65H57/14;B65H59/10;B65H57/06;B65H54/5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光纤 盘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应用在光纤收纳领域,其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收纳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收纳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的孔壁上分别相对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辊,光纤被抵紧在所述第一限位辊与第二限位辊之间,若干所述弹簧处于收缩状态。本申请具有的技术效果是:提高了收纳轴上光纤绕设的密实度,从而提高了光纤的收卷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纤收纳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
背景技术
光纤是一种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纤维,可作为光传导工具,主要用途是通信;光纤通信系统就是利用光纤来传输携带信息的光波,进而达到通信的目的。
目前在光纤生产及使用的过程中,为了便于光纤的存放及使用,往往需要使用收卷设备对光纤进行收卷。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对光纤进行收卷的过程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被直接收卷到收卷设备上的光纤存在线盘松散,密实度低的问题,导致光纤的收卷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有助于提高光纤收卷时的密实度,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光纤盘绕装置,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转动连接有收纳轴,所述支撑架上设有用于驱动收纳轴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压线组件,所述压线组件包括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线孔,所述线孔的孔壁上分别相对开设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内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辊,所述第二限位槽内通过若干弹簧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辊,光纤被抵紧在所述第一限位辊与第二限位辊之间,若干所述弹簧处于收缩状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时会驱动收纳轴转动对光纤进行收卷,而光纤在被收卷之前会首先穿过固定块上的线孔,且在若干弹簧的弹力作用下,穿过线孔的光纤会被抵紧在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之间,随着光纤的收卷,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会随着光纤同步转动;同时,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对收卷前的光纤进行抵紧具有对光纤进行限位的作用,使得位于固定块与收纳轴之间的光纤可以始终保持在紧绷的状态,从而减少了收卷在收纳轴上的光纤出现线盘松散的可能,提高了收纳轴上光纤绕设的密实度,从而提高了光纤的收卷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块上穿设并螺纹连接有部分延伸至第二限位槽的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的端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若干所述弹簧连接在限位板与限位架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调节螺栓带动限位板移动的方式,调节初始状态下若干弹簧的松紧度;从而达到了对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之间的抵紧力进行调节的效果,以便于第一限位辊和第二限位辊可以对不同线径的光纤进行抵紧固定。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板上设有固定板;当若干所述弹簧被抵紧压缩在限位板与限位架之间时,光纤被抵紧在所述线孔孔壁与固定板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光纤被收卷完成后,工作人员可以转动调节螺栓驱动限位板带动固定板移动,直至将光纤的端部抵紧在线孔孔壁与固定板之间,达到了在收卷完成后对光纤的端部进行压紧固定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对光纤的收卷效果。
在一个具体的可实施方案中,所述固定板背离限位板的端面上设有硅胶块;当若干所述弹簧被抵紧压缩在限位板与限位架之间时,光纤被抵紧在所述线孔孔壁与硅胶块之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块的设置一方面增大了光纤与固定块之间的摩擦阻力,减少了光纤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于固定块滑动的可能,从而提高了固定块对光纤的固定效果;另一方面,硅胶块还具有缓冲压力保护光纤的作用,减少了光纤在固定板的压力作用下凹陷变形的可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旭威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旭威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75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