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0039.2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3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虹;乔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Q1/38 | 分类号: | H01Q1/38;H01Q1/50;H01Q1/48;H01Q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王海军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siw 宽带 毫米波 极化 矩形 天线 | ||
1.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层介质板和三个金属层,其由上至下依次为第一金属层、上层介质板、第二金属层、下层介质板和第三金属层;所述上层介质板设有金属化过孔;第一金属层、上层介质板和第二金属层共同构成第一结构;第三金属层与下层介质板组成第二结构,用于使天线产生单向辐射;
所述第一结构被划分为接地共面波导、基片集成波导-接地共面波导过渡段、基片集成波导、锥形微带线以及辐射单元共五部分;所述辐射单元包括2个矩形环对,每个矩形环对都实现90°的相位延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锥形微带线分为第一锥形微带线和第二锥形微带线;所述辐射单元包括第一矩形环对和第二矩形环对;在第一矩形环对中,第一矩形环的外向开口端与第一锥形微带线相连接,且第二矩形环的外向开口端通过第一相位延迟微带线与第一矩形环相连;在第二矩形环对中,第三矩形环的外向开口端与第二锥形微带线相连接,且第四矩形环的外向开口端通过第二相位延迟微带线与第三矩形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4个矩形环均具有宽带特性,且第一相位延迟微带线和第二相位延迟微带线的长度均为四分之一波长;通过第一相位延迟微带线和第二相位延迟微带线为4个矩形环馈电,使得第一矩形环、第二矩形环、第三矩形环和第四矩形环分别获得0°、90°、180°、270°的顺序旋转相位电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第一矩形环和第二矩形环呈现镜像分布,第三矩形环和第四矩形环也呈现镜像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在上层介质板的上表面设置第一矩形环对和第一锥形微带线,在上层介质板的下表面各设置第二矩形环对和第二锥形微带线,且第一锥形微带线和第二锥形微带线的位置相互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接地共面波导中包括有等宽微带线,等宽微带线的上下两侧设有一排金属化过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基片集成波导-接地共面波导过渡段中包括有渐变微带线,渐变微带线的上下两侧设有一排金属化过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SIW宽带毫米波圆极化矩形环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层介质板都采用介电常数为2.2且损耗角正切0.0009的Rogers5880介质板;其中上层介质板厚度为0.254mm,下层介质板厚度为1.5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0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