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0889.2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3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别士勇;于沛池;杨正伟;安浩兵;黄勇;齐为宁;叶绍其;钟亮根;吴建贤;马水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D7/18;E02D5/14;E02D15/04;E21B7/00;E21B7/28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张文 |
地址: | 33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深水 覆盖层 钢管 围堰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锁口钢管桩施打:主墩桩基施工完成后,拆除钻孔钢平台,导向架采用32工字钢进行锁口钢管桩的线形定位,利用振动锤将锁口钢管桩打入岩层与覆盖层交界处,待进一步引孔及扩孔施工处理;锁口钢管桩插打顺序:先施工上游侧两方向,同时跟进下游侧在角桩处合拢;
B、引孔施工:采用360旋挖钻机对已插打完成的锁口钢管桩内部进行引孔,引孔至岩层形成空腔,首次引孔深度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图纸进行控制,引孔过程中每1m捞取一次钻渣,引孔至设计标高后增加取样频次,分析渣样,确认设计锁口钢管桩的底标高是否入岩,边引孔边进行清渣及锁口钢管桩振动,跟进控制锁口钢管桩的底部距引孔的底部低2m;引孔施工需尽量减少刚性的直接碰撞;
C、扩孔施工:采用扩孔钻头进行扩孔施工,扩孔钻头原直径为1m,扩孔钻头下放到孔底受力后,扩孔钻头的上连杆、下连杆以及中连杆撑开,使得扩孔钻头的中间部分形成扩大头,扩大之后扩孔钻头的直径为1.4m,利用360旋挖钻机旋转扩孔钻头,将引孔底部的空腔完全扩孔至1.4m,完成扩孔之后并清理钻渣;然后逐一对锁口钢管桩的底部进行扩孔施工,使得锁口钢管桩的底部形成连续的空腔,以便后续进行封底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扩孔施工的方式减少了施工的难度;
D、封底混凝土施工:如图11所示,采用水下灌注方式灌入2m厚度的封底混凝土;为了确保锁口钢管桩的底部埋入封底混凝土中,并形成锁口钢管桩围堰底部的连续墙;如图12所示,用液压振动锤插打锁口钢管桩使锁口钢管桩下降1m,使锁口钢管桩的下口1m的长度伸入封底混凝土中形成锚固体系,同时插打锁口钢管桩的过程中,锁口钢管桩的下沉对封底混凝土起到了振捣密实的效果;
E、注浆管注浆:由于锁口钢管桩的底部穿过覆盖层伸入了岩层中,覆盖层具有富水性,因此为了提高围堰底口的止水效果,利用锁口钢管桩外侧的注浆管进行注浆,注浆管底端的四周开有注浆管孔洞,采用高压的方式将水泥浆注入注浆管内,由注浆管底口及底端四周的注浆管孔洞渗入河床的覆盖层内,在锁口钢管桩覆盖层的外侧形成封闭结构即注浆层,进一步达到止水效果;
F、抽水施工:等封底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抽水作业,使围堰内部达到干作业环境后,再进行后续围堰安装及承台、塔座及主塔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的所述锁口钢管桩施打施工中,形成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尺寸为54.5m*28.5m,共由若干根φ1020mm*12mm锁口钢管桩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的所述引孔施工中,引孔至岩层以下至少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的所述扩孔钻头包括钻头安装头、上连杆、中连杆、下连杆、合金钻头、牙轮钻头、伸缩杆体、底部支撑座和顶部支撑座,钻头安装头的上端与旋挖钻机的钻杆连接,在钻头安装头的下端固定有顶部支撑座,在顶部支撑座的正点每隔90°的位置各铰接有一根上连杆,一根上连杆的下端与一根中连杆的上端铰接,一根中连杆的下端与一根下连杆的上端铰接,四根下连杆的下端分别铰接在底部支撑座的四个正点位置;可伸缩的伸缩杆体的上端、下端分别与顶部支撑座、底部支撑座进行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深水浅覆盖层的锁口钢管桩围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一根上连杆的外侧焊接有多组牙轮钻头;在每一根中连杆的外侧焊接有多组合金钻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088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