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77种真菌毒素的净化结构及其净化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5515.X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1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莫紫梅;王海波;袁光蔚;易建华;周嵩煜;戴向东;叶金;吴宇;伍先绍;胡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D15/18 | 分类号: | B01D15/18;B01D15/42 |
代理公司: | 广西精诚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38 | 代理人: | 邓云书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77 真菌 毒素 净化 结构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77种真菌毒素的净化结构及其净化处理方法,属于检测技术领域。该净化结构包括固定架,固定架上设有萃取管、盐包瓶、净化柱;萃取管与净化柱分设于固定架的两侧;盐包瓶设于萃取管与净化柱之间区域的固定架上;净化柱包括过滤柱,过滤柱末端设有单向阀。该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称取含有多种真菌毒素的样品加入萃取管经盐包净化,加入含甲酸的乙腈水溶液进行样品提取,静置离心,取上清液;S2.步骤S1的上清液加入盐包瓶经盐分净化,得净化液;S3.步骤S1的净化液加入净化柱经填料净化,得待测液。本发明的净化柱结构净化高效快捷,极大地缩短了净化时间;该方法适用于不同基质食品样品处理,适用范围广,净化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77种真菌毒素的净化结构及其净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毒素是各类真菌产生的毒性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污染范围广、毒性大的特点,会造成农作物、植物及其副产品的污染,进而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危害。
目前研究发现约有500多种化学结构各异的真菌毒素,比如对粮食、乳品、饮料、生鲜等食品危害较大的真菌毒素主要为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单端孢菌毒素、交链孢菌类毒素、麦角生物碱类毒素、伏马毒素、恩链孢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及其衍生物等。通常情况下,受污染的作物会遭到一种或多种真菌侵蚀而产生多种真菌毒素,多毒素间的协同作用更加剧了其危害性。
目前食品中常用的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以免疫学分析方法为基础的分析检测技术,如酶联免疫试剂盒、荧光免疫分析法等,具有快速便捷的有点,但存在假阳性和重复性较差的缺点,可用于一种或少数几种真菌毒素的筛查。另一类是以色谱和质谱技术为代表的分析方法,如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优点,但针对多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还是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此法是在色谱分离的基础上,利用质谱的高灵敏性和高选择性对化合物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但是复杂多样的食品基质给质谱分析带来了挑战,通常要配合较为复杂的前处理净化方法,达到分离富集待测物,消除基质干扰的目标。针对同时净化处理多种真菌毒素的方法仍是真菌毒素检测领域的研究难点和热点。
当前应用最广泛的多毒素净化方法是分散固相萃取方法(QuEChERS),该法由提取、盐析、净化、浓缩等步骤组成,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但该方法净化操作较为繁琐且处理时间较长。发明人在此技术的基础上,发明了一种更为便捷有效的多毒素净化法,能够同时净化77种常见真菌毒素,为后续全国食品安全真菌毒素检测、监管和防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77种真菌毒素的净化结构及其净化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77种真菌毒素的净化结构,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萃取管、盐包瓶、净化柱;
所述萃取管与所述净化柱分设于所述固定架的两侧;
所述盐包瓶设于所述萃取管与所述净化柱之间区域的所述固定架上;
所述净化柱包括过滤柱,所述过滤柱末端设有单向阀;
所述萃取管内设有盐包,所述盐包瓶内设有盐分,所述净化柱内设有填料。
一种涉及77种真菌毒素的样品净化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称取含有多种真菌毒素的样品加入萃取管经盐包净化,加入含甲酸的乙腈水溶液进行样品提取,静置离心,取上清液;
S2.步骤S1的上清液加入盐包瓶经盐分净化,得净化液;
S3.步骤S2的净化液加入净化柱经填料净化,得待测液,即可用于检测。
所述盐包包括以下重量组份:无水硫酸钠4份、氯化钠1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未经广西-东盟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551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