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36651.0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6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霞;郭安平;郭运玲;孔华;杨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01 | 代理人: | 赵翠璞 |
地址: | 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瓢虫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属于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以野古草花穗为食物饲喂稻红瓢虫,并随稻红瓢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野古草花穗的投喂量。本发明以野古草花穗为食物,配合饲养装置等条件的设置,使得稻红瓢虫实现了室内饲养,且稻红瓢虫存活率在80%以上,成虫羽化率在67%以上,每雌产卵量为20‑200粒之间,与水稻花粉饲喂的稻红瓢虫产卵量相当;本发明的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具有成活率高,可满足稻红瓢虫多种实验研究数量要求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昆虫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
背景技术
稻红瓢虫
目前,培育稻红瓢虫的方法有使用天然猎物-蚜虫作为食物,但此方法需要人工栽种供蚜虫繁殖的寄主植物,并且蚜虫种群数量具有天然的消长规律,在大量繁殖稻红瓢虫过程中无法保证食物的充足性。其次,使用寄主植物-蚜虫-瓢虫这一饲养方法,除去需要投入大量的材料和空间成本外,对人工的依赖也极大。使用果蝇作为活体饲料饲喂稻红瓢虫具有幼虫存活率低、发育时间延长、最后羽化成虫少等缺陷。专利文献CN113749055A公开了一种使用地中海粉螟卵和油菜花粉混合食物饲养稻红瓢虫的方法,仍存在稻红瓢虫死亡率较高、饲养食物较为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以提高稻红瓢虫的成活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稻红瓢虫的饲养方法,以野古草花穗为食物饲喂稻红瓢虫,并随稻红瓢虫龄期的增加而增加野古草花穗的饲喂量。
进一步的,稻红瓢虫一龄时野古草花穗的饲喂量为每只稻红瓢虫每天饲喂0.2g野古草花穗,稻红瓢虫龄期每增加一龄野古草花穗的饲喂量为每只稻红瓢虫每天增加0.2g野古草花穗。
进一步的,饲养稻红瓢虫时的温度为28 ±1℃,光周期为14h∶10 h(L/D)。
进一步的,饲养稻红瓢虫所用容器为玻璃管,玻璃管中加湿润的棉花球保持湿度,玻璃管的管口用纱布封口。
进一步的,玻璃管的尺寸为直径1.5cm × 高度15cm。
进一步的,饲养时每个玻璃管中加入一头初孵化的稻红瓢虫。
进一步的,饲养过程中每3天更换一次棉花球。
进一步的,饲养过程中,成虫羽化后进行雌雄配对,一对雌雄稻红瓢虫放入一个玻璃管中,每天每个玻璃管中投喂野古草花穗0.4-0.8g。
本发明稻红瓢虫饲养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以野古草的花穗为食物饲养稻红瓢虫,野古草的生命力顽强,在田间常见,能轻易获得,野古草花穗收集方便,能满足稻红瓢虫对营养物质方面的需要。
野古草(学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未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6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吹光缆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网络攻击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