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指弹簧旋装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7637.2 | 申请日: | 202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08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李宇鹏;付亚旭;郭海涛;王巧红;赵平志;孙龙勇;王向克;张良杰;李炳叶;张琳;谢世杰;张任;谢营举;乔岩泽;芦珂;安书丽;钟荣松;吕飞飞;陈俊如;刘德良;苑大凯;丁小粉;谷云飞;杜彬;张鸣帅;康霄;李竞;贾月;崔文霞;胡中辉;李晓辉;赵梦坡;王斌;陈思远;胡小勇;张晓辉;陈国军;李清坤;夏立国;王义安;张磊锋;马晓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30 | 分类号: | B25B27/30;H01H11/04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李凯 |
地址: | 467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工装 | ||
本发明涉及触指弹簧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指弹簧旋装工装。该触指弹簧旋装工装包括用于压紧外簧一端的压紧机构和用于驱动外簧的另一端沿自身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压紧机构和旋转机构通过导向机构相互靠近和远离,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立板,第一立板上转动装配有主动齿轮、辅助齿轮、传动齿轮以及齿轮轴,主动齿轮和辅助齿轮相同,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向辅助齿轮传递动力,以使二者转向相同;齿轮轴包括转轴和工作齿轮,工作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和辅助齿轮啮合,齿轮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以供外簧端部装入,转轴上设有用于将外簧端部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紧定螺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指弹簧装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指弹簧旋装工装。
背景技术
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组合电器及断路器等产品通常通过动、静触头实现分合闸。静触头包括触指和安装在触指外圆环槽内的触指弹簧,合闸时动触头插入静触头的触指内实现通流,而在触指弹簧的弹力作用下,触指与动触头能够可靠接触。
现有技术中,触指弹簧的装配方式通常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钩挂式,装配时,使用简易工装将触指弹簧绕过触指的环槽之后进行拉紧,再将触指弹簧两端的挂钩连在一起即可。该装配方式的触指弹簧在对触指进行束缚时,挂钩部位不能对触指施加压力,即此部位的触指通流能力受到影响。
第二种方式为旋装式,该触指弹簧包括外簧和内簧。装配时,将内簧的一端由外簧的一端旋入,内簧的另一端留在外簧外部,内簧留在外簧外部的一端为内簧装配端,外簧远离内簧装配端的一端为外簧装配端,利用工装将内簧装配端旋入外簧装配端内,以使触指弹簧形成一个封闭圆环;之后,将触指弹簧装配到触指的环槽内。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6876200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一种触指弹簧装配工装。
上述装配工装是利用压轮转动时的摩擦力来搓动外簧装配端沿外簧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上劲,随着外簧转动圈数的增加,外簧储存的能量越来越大,压轮的摩擦力可能不足以驱动外簧继续转动而发生打滑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指弹簧旋装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装配工装随着外簧转动圈数的增加,压轮的摩擦力可能不足以驱动外簧继续转动而发生打滑现象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触指弹簧旋装工装的技术方案是:
触指弹簧旋装工装,包括用于压紧外簧一端的压紧机构和用于驱动外簧的另一端沿自身旋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的旋转机构,压紧机构和旋转机构通过导向机构相互靠近和远离,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立板,第一立板上转动装配有主动齿轮、辅助齿轮、传动齿轮以及齿轮轴,主动齿轮和辅助齿轮相同,主动齿轮通过传动齿轮向辅助齿轮传递动力,以使二者转向相同;齿轮轴包括转轴和工作齿轮,工作齿轮同时与主动齿轮和辅助齿轮啮合,齿轮轴具有沿其轴向延伸的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槽口朝向水平方向以供外簧端部装入,转轴上设有用于将外簧端部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紧定螺钉。
有益效果是:本工装先是利用第一紧定螺钉将外簧端部固定在第一安装槽内,之后通过主动齿轮带动工作齿轮转动,以使第一安装槽内的外簧端部随之转动,从而保证外簧端部的稳定旋转,避免出现打滑现象。由于第一安装槽的存在,导致工作齿轮有一小段缺口,在该缺口旋转至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位置时,主动齿轮无法继续向工作齿轮传递动力,此时可通过辅助齿轮向工作齿轮传递动力,保证工作齿轮继续转动,以满足工作齿轮带动外簧端部转动多圈的需求。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转轴和工作齿轮为一体结构,第一立板包括立板本体和压板,齿轮轴通过压板固定在立板本体上。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有利于齿轮轴的加工和装配。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立板上设有用于对相应齿轮进行锁止的双向棘爪机构。
有益效果是:这样设计,使得转动过程中能够停在任意位置,有利于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平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76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