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0014.0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02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宁;谢勃毅;鲁鹏;曹玉伟;辛克铎;罗承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4 | 分类号: | G06F21/64;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熊飞雪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载 单元 安全 状态 评估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1.一种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时间段内影响车载单元安全性的至少一类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包含的每一类数据判断所述每一类数据的数据类别;
当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存在第一类数据的数据类别为预设类别时,基于与所述预设类别对应的预设的第一评估策略,评估所述第一类数据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所述第一类数据为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的任一类数据;
当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存在第二类数据的数据类别并非为所述预设类别时,基于预设的第二评估策略,评估所述第二类数据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所述第二类数据为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除所述第一类数据之外的任一类数据;
基于所述至少一类数据中包含的每一类数据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评估车载单元在当前时刻的安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与所述预设类别对应的预设的第一评估策略,评估所述第一类数据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包括:
从所述第一类数据中获取每一种系统状态对应的多个状态数据;
对第一系统状态对应的多个状态数据进行排序,在排序后的状态数据中,选择预设位置的状态数据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目标状态数据,所述第一系统状态为所述车载单元中包含的多种系统状态中的任一种;
从预设的映射关系中,获取与所述目标状态数据对应的分数,并将所述分数作为所述第一系统状态的目标分数;
基于每一种所述系统状态的目标分数和预设的每一种所述系统状态对应的权重,确定每一种所述系统状态对应的威胁值;
基于所有的所述系统状态对应的威胁值确定所述第一类数据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的第二评估策略,评估所述第二类数据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包括:
调用预设威胁库中的多个威胁特征,所述威胁特征与威胁类型对应;
判断第一数据中是否包含第一威胁特征,所述第一数据为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多条数据中的任一条,所述第一威胁特征为所述预设威胁库中包含的多个威胁特征中的任一个;
当所述第一数据中包含所述第一威胁特征时,将与所述第一威胁特征对应的威胁类型作为所述第一数据的威胁类型;
基于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每一条所述第一数据的威胁类型,统计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威胁类型;
获取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每一种威胁类型对应的威胁等级、每一种威胁类型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数量、预设的威胁等级对应的第一权重和预设的威胁数量对应的第二权重;
当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威胁类型存在至少两种时,基于所述至少两种威胁类型中任意两种威胁类型间的关联关系、所述每一种威胁类型对应的威胁等级、所述每一种威胁类型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数量、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确定所述第二类数据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二类数据中包含的威胁类型只有一种时,基于所述威胁类型对应的威胁等级、所述威胁类型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数量、所述第一权重和所述第二权重确定所述第二类数据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单元安全状态的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种威胁类型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数量,包括:
将所述预设时间段等分为至少两个子时间段;
将第一种威胁类型分别在每一个所述子时间段发生的次数,确定为所述第一种威胁类型在每一个所述子时间段对应的威胁数量,所述第一种威胁类型为多种威胁类型中的任一种;
基于预设的每一个所述子时间段对应的权重,每一种威胁类型在每一个所述子时间段对应的威胁数量,确定每一种威胁类型在预设时间段内对应的威胁数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车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001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