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47332.X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3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韩瑨;王晓花;吴正钧;任全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3 | 分类号: | A23C9/13;A23C9/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2 | 代理人: | 刘瑜冬 |
地址: | 2011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罗伊 杆菌 常温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发酵乳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首次采用后添加的方式将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CGMCC NO.25389应用于乳饮料的制备中,制备得到含有罗伊氏乳杆菌的乳饮料,该乳饮料在25℃常温保藏6个月后,活菌数高,质量指标稳定,依然受到消费者的喜爱。与添加了其他常规乳酸菌制备的乳饮料相比,添加罗伊氏乳杆菌CGMCC NO.25389所制备的乳饮料经长期常温保藏后,活菌数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酵乳制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用该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
背景技术
酸奶是以牛奶为主要原料,通过乳酸菌发酵而成的食品,以其良好的口感与生理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由于许多乳酸菌本身具有一定的益生作用,且发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生理活性的有益物质,因此酸奶不但具备牛奶的全部优点,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许多有益于人体的营养物质、兼顾了发酵制品的所有益处。酸奶的保健作用主要有:调节胃肠道菌群、增强免疫系统、抗肿瘤、降胆固醇、抑制内毒素、抗氧化、延缓衰老等。
乳饮料是以鲜乳或乳制品为原料,经发酵或未经发酵加工制成的制品,可分为配制型含乳饮料和发酵型乳饮料,其中发酵型乳饮料中含有大量乳酸菌代谢产生的有益物质,但是由于乳饮料多为常温存放的产品,为了达到货架期稳定的目的,这类产品会在勾兑后进行杀菌处理,以无菌方式上架销售,此举无疑清除了乳酸菌活菌带来的潜在增益效果,对消费者而言,是莫大的损失。鉴于目前市场上没有活菌型常温乳饮料,因此,寻找一株可在常温的乳饮料中稳定存活的菌株,并利用该特性来制备高活性常温乳饮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发酵剂接种于发酵基料中进行发酵,得到酸奶基料;(b)将勾兑液与步骤(a)制得的酸奶基料混匀,均质,灭菌,得到无菌的乳饮料基料,所述勾兑液包括甜味剂和/或酸味剂;(c)将罗伊氏乳杆菌CGMCC NO.25389添加入无菌的乳饮料基料混匀,即得。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中,发酵剂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其中,所述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接种量为5x105~4.5x107 CFU/mL,所述嗜热链球菌的接种量为4.5x106~7.5x106 CFU/mL。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中,发酵基料包括牛奶、蔗糖、乳蛋白粉和增稠剂,其中,牛奶占发酵基料的质量百分比为90~93%,蔗糖占发酵基料的质量百分比为5.5~7.5%,乳蛋白粉为全乳蛋白粉或乳清蛋白粉中的一种,占发酵基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3%,增稠剂为变性淀粉、琼脂、果胶和明胶中的一种或多种,占发酵基料的质量百分比为0~0.7%。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a)中,发酵温度为39℃~43℃;发酵时间为5~7h。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b)中,所述勾兑液与酸奶基料的勾兑体积比例为:1:1~1:3。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c)中,所述罗伊氏乳杆菌CGMCC NO.25389的添加量为5x105~5x107 CFU/mL。
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由上述任一种制备方法制得。
进一步地,上述罗伊氏乳杆菌常温乳饮料在常温保藏6个月后,其活菌数>2.5x104 CFU/mL。在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种,所述常温是指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明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473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温传动机构
- 下一篇:结合模板更新与轨迹预测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