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o-Sb复合硬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极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1109.2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9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昌盛;赵晓锋;李春如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7;H01M10/054;H01M10/0525;H01M4/133;H01M4/6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焕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o sb 复合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负极 应用 | ||
1.一种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Co源、Sb源和络合剂混合、搅拌,得到Co-Sb的前驱体,干燥、煅烧所述前驱体,得到Co-Sb材料;
(b)在所述Co-Sb材料的分散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pH调节剂、酚类化合物和甲醛溶液,搅拌进行反应,然后将固体部分清洗、干燥、煅烧得到Co-Sb复合硬碳材料;
所述酚类化合物包括邻苯二酚和/或间苯二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Co源包括氯化钴、硝酸钴、溴化钴、乙酸钴、碳酸钴、氢氧化钴和氧化钴中的至少一种;
(2)所述Sb源包括氯化锑和/或乙酸锑;
(3)所述Co源与所述Sb源的质量比为1:4~6;
(4)所述络合剂包括氢氧化铵、碳酸铵、碳酸氢铵、氯化铵、氟化铵、乙二胺四乙酸、乙二胺、甲胺和二甲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中,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干燥的温度为180~220℃;
(2)所述干燥的时间8~10h;
(3)所述煅烧的温度为600~800℃;
(4)所述煅烧的时间为6~8h;
(5)所述煅烧的升温速率为5~8℃/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包含以下特征(1)至(3)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和十二烷基二甲基氧化胺中的至少一种;
(2)所述pH调节剂包括氨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中的至少一种;
(3)所述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每克所述Co-Sb材料对应加入0.06~0.1mmoL表面活性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包含以下特征(1)至(3)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酚类化合物的添加量为:每克所述Co-Sb材料对应添加0.4~0.6g所述酚类化合物;
(2)每克所述Co-Sb材料对应添加所述甲醛溶液0.6~0.8mL;
(3)所述甲醛溶液的浓度为:13~14mol/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包含以下特征(1)至(4)中的至少一种:
(1)所述干燥的温度为70~80℃;
(2)所述干燥为空气干燥;
(3)所述煅烧的温度为500~550℃;
(4)所述煅烧的时间为3~4小时。
7.一种Co-Sb复合硬碳材料,由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Co-Sb复合硬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得。
8.一种负极极片,包括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Co-Sb复合硬碳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负极极片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110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