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诱变育种装置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2203.X | 申请日: | 202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968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东平;周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C12N15/01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房艳萍;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诱变 育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微生物诱变育种装置和方法,属于微生物设备技术领域。所述生物育种诱变装置包括高频电源、加湿装置、诱变腔体、尾气催化装置,所述诱变腔体内设有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加湿装置依次与诱变腔体、尾气催化装置连接,所述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与高频电源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大气压空气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实现大处理量、高效率的微生物诱变育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诱变育种装置技术。
背景技术
微生物诱变是人为地通过技术手段显著提高微生物突变率,并通过筛选获得符合育种目的的突变菌株。研究表明,等离子体中富有大量的活性物种,可引起细胞的诱变效应,进而选育目标特征的突变菌株。目前已有研究人员成功采用多种放电形式等离子体进行微生物诱变处理,但普遍处理量小、效率较低、操作复杂,难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诱变育种装置和方法,采用大气压空气放电低温等离子体诱变育种技术,实现大处理量、高效率的微生物诱变育种。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微生物诱变育种装置,包括高频电源、加湿装置、诱变腔体、尾气催化装置,所述加湿装置依次与诱变腔体、尾气催化装置连接,所述诱变腔体内设有等离子体反应装置,所述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与高频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高频电源、加湿装置位于诱变腔体的上方,所述尾气催化装置位于诱变腔体的一侧,所述加湿装置靠近尾气催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加湿装置包括加湿腔、水位监测腔、水位控制器、加湿器、注水通道、出气通道、排水通道,所述水位监测腔水位监测腔位于加湿腔的一侧,所述水位监测腔与加湿腔在底部相通,所述水位监测腔内设有水位控制器,所述加湿腔的顶部设有注水通道,所述加湿腔的底部设有加湿器、出气通道与排水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出气通道位于加湿器与排水通道之间,所述加湿器靠近水位监测腔。
进一步的,所述诱变腔体包括腔体壳、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仓门、进出样品装置,所述腔体壳的一侧为仓门,所述腔体壳内设有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和进出样品装置,所述进出样品装置穿过仓门,所述等离子体反应装置位于进出样品装置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仓门与腔体壳开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体反应装置包括进气孔、进气导流通道、风扇、等离子体模块和模块罩,所述模块罩的顶部为进气孔,所述等离子体模块、进气导流通道、风扇位于模块罩的内部,所述进气导流通道位于进气孔和等离子体模块之间,所述风扇位于进气导流通道和等离子体模块之间,等离子体模块位于诱变腔体内部;所述进气孔与加湿装置的出气通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仓门上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四周设有集气罩,所述开口与集气罩的内部侧壁之间形成样品进出通道;所述集气罩与诱变腔体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气罩内设有集气通道,所述集气通道上设有吸气孔,所述集气通道连接气体接头,所述气体接头与尾气催化装置连通;所述吸气孔与诱变腔体连通,使诱变腔体与尾气催化装置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仓门上设有尾气流量调节孔,所述尾气流量调节孔位于开口和集气罩之间。所述尾气流量调节孔与诱变腔体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出样品装置包括导轨和样品台,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腔体壳的内部,所述样品台和导轨滑动连接,样品台通过导轨实现与腔体壳的相对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样品台的一端设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催化装置包括风机,其结构为本领域的现有技术。在风机作用下,诱变腔体内的气体依次通过仓门上的尾气流量调节孔、样品进出通道、集气罩的吸气孔、集气通道、气体接头进入尾气催化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高频电源、加湿装置、诱变腔体、尾气催化装置的外部设有防护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赛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赛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2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汇流片的设计与装联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晶圆抛光系统及晶圆传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