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9167.X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1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查萌;贾晓菁;党婧;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F6/32 | 分类号: | D01F6/32;D01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郭鹏鹏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偏氟 乙烯 压电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将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按照2~2.5的体积配比制成溶剂;步骤S2、将聚偏氟乙烯粉末按照18%~22%的质量浓度溶入所述溶剂内,形成混合液;步骤S3、将所述混合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直至聚偏氟乙烯粉末完全溶解;步骤S4、将溶解后的溶液在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形成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本申请能够在高电场环境下制备出直径均匀、β相含量高的PVDF纳米纤维。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偏氟乙烯(Polyvilidine fluoride,简称PVDF)具有优异的压电性能,用其制成的纤维薄膜柔软质轻、可发生大形变,能制成任意形状、尺寸的传感器。PVDF是一种多晶态的高分子聚合物,具有α、β、γ、δ、ε相等5种晶型,其中β相作为一种极性的晶体结构对PVDF纳米纤维膜的压电、热电及铁电性能起着主导作用。
国外对静电纺丝法制备PVDF纳米纤维膜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发现影响β相PVDF纳米纤维形成的因素较多,包括溶液的浓度、溶剂配比、电压、接收距离、针管推进速度、环境温湿度等。因此制备出连续的、直径均匀、β相含量高的PVDF纳米纤维是比较复杂的过程,成熟的配方及制备工艺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申请设计了一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
步骤S1、将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按照2~2.5的体积配比制成溶剂;
步骤S2、将聚偏氟乙烯粉末按照18%~22%的质量浓度溶入所述溶剂内,形成混合液;
步骤S3、将所述混合液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直至聚偏氟乙烯粉末完全溶解;
步骤S4、将溶解后的溶液在电场中进行喷射纺丝,形成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
优选的是,步骤S1中,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的体积配比为7:3。
优选的是,步骤S2中,聚偏氟乙烯粉末的质量浓度为20%。
优选的是,优选的是,步骤S3中,对所述混合液进行搅拌时,设定环境温度为28℃~32℃。
优选的是,步骤S1~步骤S3均在通风橱中进行。
优选的是,步骤S4进一步包括:
将溶解后的溶液倒入针管后,将所述针管安装在静电纺丝装置上,所述静电纺丝的纺丝电压设置为15kV,接收距离为15cm,推进速度为0.5mL/h。
本申请能够在高电场环境下制备出直径均匀、β相含量高的PVDF纳米纤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方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聚偏氟乙烯压电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
步骤S1、将二甲基甲酰胺与丙酮按照2~2.5的体积配比制成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91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