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4132.5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8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张冰冰;李建国;赵国龙;何晓洪;李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谱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4 | 代理人: | 董伟燕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屋架 碳纤维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清除木结构表面的油污、浮尘,对不平整部位进行修复处理,按选用产品的要求进行底涂;S2:对组合屋架受压上弦杆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进行处理;即对组合屋架受压上弦杆顶部设置顶层方木,顶层方木与木结构顶部之间通过注胶粘接和螺栓,并在每个节间两端缠绕碳纤维围箍以保证连接可靠;S3:在顶层方木上方设置纵向檩条,金属屋面板与檩条连接,S4:在木结构下方设置通长受拉钢筋,组合屋架的受压撑杆通过连接件与下弦受拉钢筋连接;S5:对轴向承载力不足的第一圆木采用碳纤维筋加固法进行处理。其能够对木结构建筑进行加固,加固施工后效果好,加固结构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古建筑多为木质建筑,由于修建时间久和木料的老化,因此日常使用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对其木结构构件进行加固。传统木质建筑加固施工后效果不佳,加固结构使用寿命短,后期维修频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其能够对木结构建筑进行加固,加固施工后效果好,加固结构使用寿命长。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木组合屋架碳纤维加固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先清除木结构表面的油污、浮尘,对不平整部位进行修复处理,按选用产品的要求进行底涂,对木结构基面凹陷部位采用找平材料修补平整,去除棱角;
S2:对组合屋架受压上弦杆采用加大截面加固法进行处理;即对组合屋架受压上弦杆顶部设置顶层方木,顶层方木与木结构顶部之间通过注胶粘接和螺栓,并在每个节间两端缠绕碳纤维围箍以保证连接可靠;在上弦杆两侧开设宽20mm、深30mm的槽,然后在槽内填满碳纤维筋专用胶,再将碳纤维筋塞入槽内;加固前需对保留构件的裂缝、腐朽、虫蛀缺陷进行修复,开槽时需避开构件裂缝部位,塞入碳纤维筋时需避免碳纤维筋专用胶溢出污染构件表面;
S3:在顶层方木上方设置纵向檩条,金属屋面板与檩条连接;
S4:在木结构下方设置通长受拉钢筋,组合屋架的受压撑杆通过连接件与下弦受拉钢筋连接;
S5:对轴向承载力不足的第一圆木采用碳纤维筋加固法进行处理。采用本发明,其能够对木结构建筑进行加固,加固施工后效果好,加固结构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其中与外墙面连接的第一圆木竖直安装,其余圆木倾斜安装,下弦受拉钢筋水平安装,直腹杆受拉钢筋竖直安装;受压圆木与受拉钢筋直腹杆及下弦受拉钢筋之间形成稳定的组合屋架。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加大截面加固法包括:加固前,先将木结构表面清除干净,经防腐处理后,用干燥木材按所需形状及尺寸,以改性环氧树脂粘结剂粘剂灌注密实,再在木结构端部和中部用碳纤维布围箍紧固;
在上弦杆两侧开设宽20mm、深30mm的槽,然后在槽内填满碳纤维筋专用胶,再将碳纤维筋塞入槽内;加固前需对保留构件的裂缝、腐朽、虫蛀缺陷进行修复,开槽时需避开构件裂缝部位,塞入碳纤维筋时需避免碳纤维筋专用胶溢出污染构件表面。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碳纤维筋加固法包括:先在第一圆木两侧开设宽20mm、深30mm的槽,然后在槽内填满碳纤维筋专用胶,再将碳纤维筋塞入槽内;再在木结构端部和中部用碳纤维布围箍紧固;
加固前需对保留构件的裂缝、腐朽、虫蛀缺陷进行修复,开槽时需避开构件裂缝部位,塞入碳纤维筋时需避免碳纤维筋专用胶溢出污染构件表面。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相邻两个木构件之间的连接处通过钢板进行连接,钢板分别连接两个相邻的木构件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清安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41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