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根据实际磁体退磁系数增强矫顽力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5935.2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2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冯潼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麦戈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053 | 分类号: | H01F1/053;H01F1/153;H01F41/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爱信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5 | 代理人: | 张翠英 |
地址: | 014020 内蒙古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根据 实际 磁体 退磁 系数 增强 矫顽力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根据实际磁体退磁系数增强矫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根据磁铁的实际使用场景,利用电磁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得到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实际分析的得到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标记不同区域的退磁程度;第三步,根据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制作透孔率不同的菲林;第四步,用菲林制作丝印网版,用重稀土渗透液对磁铁表面进行丝网印刷涂敷;第五步,将第四步涂敷好后的磁铁进行真空时效处理,从而使磁铁获得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矫顽力增强;本发明的方法改善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状态,对磁铁高温下退磁严重区域进行补偿,使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更加平坦;减低重稀土的使用量,有效减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根据实际磁体退磁系数增强矫顽力的方法。
背景技术
稀土永磁铁(钐钴和钕铁硼)因其具有的高磁能积和高矫顽力的特征现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高效节能电机上,但对于钕铁硼永磁而言,其磁性能的温度敏感性较强,在高温状态容易发生不可逆的退磁,因此传统工艺通常在磁铁成分中添加重稀土(镝和铽)提高其内禀矫顽力的方法实现高温防退磁,使用该方法重稀土元素在磁体内均匀分布,耗费较多的重稀土,导致磁铁成本高昂。
近期的新工艺改为用真空溅射,蒸镀,涂敷等方法,使重稀土元素向磁体的晶界扩散也可实现提高磁铁内禀矫顽力之目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重稀土的使用量,降低了磁铁制造成本。但无论是传统工艺和现行的晶界扩散工艺均为对磁铁进行均匀的内禀矫顽力增强,但在大部份磁铁使用场景中,特别是电机应用中,磁铁在高温下实际的退磁系数在不同部位是不同的,通常在中部退磁较为严重,边缘较弱,无法实现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波形的改善,无法扭矩和齿槽效应问题,不能提高电机效率。
正是由于上述现有技术因为均匀化的配方或均匀涂敷重稀土渗透液进行内禀矫顽力增强,无法实现磁铁磁通密度分布的改善,且使用较多的重稀土,磁铁造价成本高昂,因此本发明针对磁铁的不同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差异化内禀矫顽力增强,进行较强程度的内禀矫顽力增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根据实际磁体退磁系数增强矫顽力的方法,改善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状态,对磁铁高温下退磁严重区域进行补偿,使磁铁的磁通密度分布更加平坦;进而改善电机的效率,扭矩,齿槽效应,噪声等性能,减低重稀土的使用量,有效减低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根据实际磁体退磁系数增强矫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磁铁的实际使用场景,利用电磁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得到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
第二步,在第一步基础上对实际分析的得到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标记不同区域的退磁程度;
第三步,根据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制作透孔率不同的菲林;
第四步,用菲林制作丝印网版,用重稀土渗透液对磁铁表面进行丝网印刷涂敷;
第五步,将第四步涂敷好后的磁铁进行真空时效处理,从而使磁铁获得不同区域的差异化矫顽力增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方法为使用电磁有限元软件对应用场景的磁铁进行退磁系数分析,绘制出退磁系数的等高线图(参考图1),根据等高线图制作不同区域透孔率不同的菲林(图2,21区透孔率最高,24区透孔率最低);并根据菲林制作印刷丝网版用重稀土渗透液对磁铁进行丝网印刷涂敷后进行真空时效处理,进而达到差异化内禀矫顽力增强;
本发明方法可改善磁铁高温不可逆磁损问题,同时改善剩磁损失及磁通密度分布波形,有利于改善永磁电机的效率,扭矩,齿槽效应,噪声等性能。同时亦可减少重稀土的使用量,节约成本,本发明的方法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稀土永磁铁的矫顽力增强处理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磁铁退磁系数的等高线云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麦戈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包头麦戈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59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化水煤浆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储水区形成方法和智能灌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