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9505.8 | 申请日: | 202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3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邓家刚;郝二伟;杜正彩;侯小涛;谢金玲;黄玉婵;梁海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A23F3/3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黄宗全 |
地址: | 5302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形态 颗粒状 瑶族 油茶 | ||
1.一种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其特征在于以姜粉、抹茶、速溶绿茶、蒜粉、肉桂粉、陈皮粉、薏苡仁粉为主要原料制粒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其特征在于还添加有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状瑶族油茶每袋主要原料按以下重量份配比:姜粉0.87克、抹茶0.65克、速溶绿茶0.35克、蒜粉0.08克、肉桂粉0.09克、陈皮粉0.02克、薏苡仁粉0.09克;所述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的添加量分别为1.25克、1.25克、0.35克。
4.权利要求1所述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
2制粒干燥、总混。
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按以下进行:按配方称取肉桂粉、薏苡仁粉、陈皮粉,加入乳糖,采用倍增方法混合,加入抹茶、速溶绿茶、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混合,过筛后再混合,备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混合总量达到处方量10%后,加入抹茶、速溶绿茶、乳糖、微晶纤维素、麦芽糊精,混合10分钟,过60目筛后再混10分钟,备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按以下进行:加入润湿剂,于槽型混合机中混合制软材;用带筛网的摇摆制粒机制出颗粒;
热风循环干燥箱干燥,出料;按配方混入姜粉、蒜粉,备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剂为83%-88%乙醇溶液,其加入量为原料重量比例30-3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混合机中混合10-15分钟,筛网为16目筛。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形态颗粒状瑶族油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循环干燥箱干燥温度设为50-60摄氏度,干燥60-9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中医药大学,未经广西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950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回旋管管体除气方法
- 下一篇:植物染发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