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1441.5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6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钱笑雄;李维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6 | 代理人: | 吴晨亮 |
地址: | 244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去除 水解 锅偏钛酸 结垢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包括:空心转轴(1);袋体(2),所述袋体的开口与空心转轴侧面连通;纵向骨架(3),所述纵向骨架安装在袋体中部将袋体垂直方向展开;轴向骨架(4),所述轴向骨架一端与纵向骨架固接,另一端与袋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固接使得袋体在水平方向展开;径向通孔(5),所述径向通孔开设在纵向骨架上且位于相邻两个轴向骨架之间;球体(6),所述球体位于相邻两个轴向骨架和纵向骨架之间;边缘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袋装结构的旋转展开,使得轴向骨架与水解锅的内壁发生摩擦,破碎水解锅内的结垢,同时清洗水从边缘孔渗出清洗结垢,球体与水解锅的内壁反复撞击,将松动的结垢击碎剥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钛白粉生产领域,尤其涉及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钛液水解是钛白粉生产的重要工序,钛液水解产生的偏钛酸胶体黏度大,造成水解锅内壁会粘附50-100cm的水解固相物,也称为水解垢,因为其结构坚硬、铁含量高、钙杂质多、难解聚,较难回收利用,且清理困难,影响偏钛酸质量,结垢对钛液水解的影响包括:一是堆结的水解垢含有部分对钛白粉质量有害的杂质元素,混入正常料后,影响产品质量;二是增加人工清洁的难度和成本,水解垢的清理势必会停止水解锅的运行,浪费时间且影响产量;三是降低钛液加热效率,增加蒸汽消耗;四是当水解锅壁有结垢层形成时,导致搅拌的阻力增加,从而消耗更多的泵功率,增加成本。
然而目前的清理方法是人工檫拭水解锅的内壁,费时费力,由于水解锅的内部结构导致难以有效清理结垢。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CN214611569U公开了一种减少偏钛酸结垢的水解锅,包括锅体,锅体的顶部设有钛液进口、底部设有水解液出口,锅体的内壁上设有防垢涂层;锅体内设有搅拌刮料组件,搅拌刮料组件包括搅拌轴、搅拌杆和刮板,搅拌轴竖直设置,搅拌轴的上端与锅体上方的驱动电机相连、下端伸至锅体内,搅拌杆水平设于搅拌轴上,刮板设于搅拌杆的自由端,且刮板与锅体的内壁相匹配;锅体的上部水平设有环形进料管,环形进料管靠近锅体内壁设置,且环形进料管与锅体内壁相邻的一侧设有喷液孔,环形进料管上连接有晶种进料管线和水进料管线,水进料管线上设有流量计和增压泵。该水解锅只是用于减少结垢不能避免结垢的产生,治标不治本,时间长了还是要对水解锅进行清理。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1495517A公开了一种水解垢的解聚方法,将水解垢与球磨介质混合,加水后进行湿球磨,采用325目以上的筛子进行过滤,得到解聚物料。但并未说明如何将水解垢从水解锅内取出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水解锅内壁的结垢不便清理,为此提供一种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包括:空心转轴;袋体,所述袋体的开口与空心转轴侧面连通;纵向骨架,所述纵向骨架安装在袋体中部将袋体垂直方向展开;轴向骨架,所述轴向骨架一端与纵向骨架固接,另一端与袋体远离开口的一端固接使得袋体在水平方向展开;径向通孔,所述径向通孔开设在纵向骨架上且位于相邻两个轴向骨架之间;球体,所述球体位于相邻两个轴向骨架和纵向骨架之间,所述球体的外径大于径向通孔的内径;边缘孔,所述边缘孔均匀开设在袋体远离开口的一端,所述边缘孔的内径小于球体的外径。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向骨架是伸缩杆。
上述方案中所述轴向骨架远离空心转轴的一端是尖头。
上述方案中所述控制转轴内存储有清洗水。
上述方案的改进是所述空心转轴的顶部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底部与水源连通。
用于去除水解锅偏钛酸结垢的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水解锅内的搅拌轴、搅拌杆和刮板取下,将空心转轴安装在水解锅内,空心转轴内注有清洗水,启动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带动袋体旋转,轴向骨架与水解锅的内壁接触,清洗水从边缘孔喷出,同时球体与水解锅的内壁发生撞击,将水解锅内壁的结垢剥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迪诺环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14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