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3262.5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67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魏佳宁;王涵;涂震飚;任秋双;李飞飞;白学营;张胜利;李丰浩;徐佩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F30/28;F42B3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辛海明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迁移 综合 气象 环境 构造 方法 | ||
1.一种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基于作战任务场景加载气象过程,获得基础环境;气象过程包括天气过程、气象方式以及区域;
S2、根据基础环境,通过人工干预方式为飞行模拟提供气象环境;
S3、将当前的基础环境以及人工干预配置进行保存,方便用户快速的进行气象数据的设置及配置管理,包括:快速加载历史配置、及删除历史配置;
S4、建立基于综合气象信息的数据展示,展示某类气象要素在当前基础环境和天气过程中分布变化情况,从而协助用户更动态直观的了解气象要素模拟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天气过程包括平稳天气、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小雪、中雪、大雪和暴雪。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气象方式包括真实大气和虚拟大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区域包括:中印地区、高原地区、海岛地区、大湾地区和西宁地区。
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所述基础环境的配置接口包括:model、area和process,Model为0表示真实大气,为1表示虚拟大气,Area为0表示中印地区,为1表示高原地区,为2表示海岛地区,为3表示大湾地区,为4表示西宁地区,Process为0表示平稳天气,为1表示小雨,为2表示中雨,为3表示大雨,为4表示暴雨,为5表示小雪,为6表示中雪,为7表示大雪,为8表示暴雪。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人工干预方式包括:瞬态风、稳态风、紊流、风切变、降雨、降雪、云、雾、天气现象、湿度、气压、海况和自然环境对电磁环境影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新增人工干预的方法包括:设置干预时间、干预范围、干预要素,并提交干预设置。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对风场信息进行展示,具体包括:基于前端Canvas高效绘图技术,通过计算每个点风速大小,风方向等值,采用流线型方式,模拟风的运动方向,并采用流线的颜色,模拟当前位置风的大小,从而看到模拟区域整个风的运动变化情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构造方法包括前端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存储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迁移综合气象环境构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前端应用层,包括基础环境、人工修改、数据展示、数据管理四部分,根据现有作战任务场景,配置基础气象环境;根据基础环境,通过人工方式为飞行模拟提供气象环境,进行人工修改;根据当前的基础环境以及人工干预配置进行保存,快速加载历史配置,进行数据展示;并建立基于综合气象信息的数据展示,对数据进行管理,将应用信息以数据形式发送给后端服务接口;
业务逻辑层,通过后端服务接口接收应用数据,并与飞行模拟系统之间进行消息发布订阅;
数据存储层,采用MongoDB与后端服务接口之间进行气象数据与配置信息的互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智能运筹与信息安全研究院(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326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配置重构的通用数据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针对终端设备的触发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