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5163.0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2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程月红;李翠;周文兵;路笑笑;王晓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E02D5/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王照柱 |
地址: | 21513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格构式斜桩 支撑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1,加工斜撑桩:根据土压力理论进行围护结构设计,计算出实际工况下围护结构所需水平支撑力,并确定在某一角度情况下斜撑桩施加预应力的最佳位置点,根据最佳位置点设计加工图,按设计尺寸加工出构成斜撑桩的冠梁连接段、加载装置,以及旋喷桩连接段,并将三者中心对齐且依次焊接连接固定形成整体的斜撑桩;
步骤2,钻进成孔:在需要施工斜桩的地方将设备立架调至按设计要求的桩体倾斜角度,选用合适的钻孔设备进行斜孔钻孔;
步骤3,下放斜撑桩:在斜孔成孔施工完成后下插斜撑桩,且保证下插的斜撑桩与斜孔中心对齐;
步骤4,施工斜桩桩体:孔内施工斜桩桩体,斜桩桩体采用灌注混凝土成桩或高压旋喷成桩,并在底部采用较大压力施工形成桩端扩大头;
步骤5,施工冠梁及加强墩:在施工或高压旋喷桩的同时在围护桩顶部同步施工冠梁钢筋及加强墩构造配筋,将冠梁钢筋和加强墩构造配筋筋绑扎或焊接固定,待斜撑桩下放完成后将加强墩构造配筋与斜撑桩顶部固定,浇筑冠梁及加强墩,使冠梁、加强墩,以及斜撑桩形成一整体结构;
步骤6,加载装置施加预应力:待冠梁及加强墩凝固完成后,通过加装装置对斜撑桩施加一定的预应力;
步骤7,土方开挖及浇筑垫层:斜桩支撑结构完成后对基坑土方进行开挖,直至基坑底部,最后浇筑垫层,完成整个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冠梁连接段和旋喷桩连接段均采用角钢和缀板焊接形成的钢格构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旋喷桩连接段的加工还包括在旋喷桩连接段底端焊接空心的棱台状桩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桩连接段的底端焊接桩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a.加工桩尖:根据设计的桩尖的大小,裁切并弯折钢板,将弯折钢板围合焊接形成一端与旋喷桩连接段四角钢围成的四边形的内尺寸相匹配的空心柱形结构,另一端为与柱形结构相连的空心棱台状结构;
步骤12a.焊接加劲肋:在加工完成的桩尖内壁弯折部位焊接加劲肋,且保证每一侧至少焊接有两片加劲肋;
步骤13a.将焊接加劲肋后的桩尖的柱形一端插入旋喷桩连接段底端内部,并与角钢内壁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喷桩连接段的底端焊接桩尖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b.加工桩尖:根据设计的桩尖的大小,裁切并弯折钢板,将弯折钢板围合焊接形成一端与旋喷桩连接段四角钢围成的四边形的外尺寸相匹配的空心柱形结构,另一端为与柱形结构相连的空心棱台状结构;
步骤12b.焊接加劲肋:在加工完成的桩尖每一侧的内壁弯折部位焊接加劲肋,且保证加劲肋在桩尖安装到旋喷桩连接段上时与角钢不干涉;
步骤13b.将焊接加劲肋后的桩尖的柱形一端套接在旋喷桩连接段底端外侧,并与角钢外壁焊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工的加载装置为荷载箱,其底部和顶部对应具有底部法兰和顶部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荷载箱的加工还包括在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上焊接钢筋笼,荷载箱在与冠梁连接段和旋喷桩连接段连接时还需将顶部法兰和底部法兰上的钢筋笼对应与冠梁连接段和旋喷桩连接段焊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工斜撑桩还包括在加工成型后的斜撑桩表面涂覆防锈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扰动钢格构式斜桩支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加工斜撑桩还包括在冠梁连接段的顶部焊接封端钢板,所述步骤5施工冠梁及加强墩时,还包括采用拉结筋焊接连接相邻两冠梁连接段顶部的封端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516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