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7710.9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1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卿争;毛晓楠;任平川;高文杰;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V8/10 | 分类号: | G01V8/10;G01C11/00;B64C3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林杨;张静洁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基全 空域 扫描 巡查 相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及方法,用于实现所述飞行器周围的空域扫描巡查。其中,所述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包括:相机单元,与所述飞行器电连接,用于按照所述飞行器的指令进行其视场范围内的光学测量和图像处理;二维机构单元,与所述相机单元和飞行器分别连接,与所述飞行器电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相机单元,以及按照所述飞行器的控制指令带动相机单元调整扫描角度,以按照设定的工作模式和扫描规划路线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探测。本发明能够满足轻小型化、高精度、大视场、全空域探测的使用要求,具有对飞行器的轨道面内重点空域覆盖及全空域覆盖两种模式,可实现对飞行器周围全空域内空间碎片的搜捕、监测和威胁预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基空间目标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及方法。
背景技术
天基可视传感器是天基空间目标监测系统最为常用的观测设备。相比于红外、微波雷达和激光等手段,天基可视传感器在技术成熟性、使用范围、功耗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美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家已经将可见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天基监测系统中。
我国在轨运行的空间站,雷达成像、光学成像等高价值卫星,以及正在构建中的二代导航等空间卫星体系,在未来在轨运行中,面临空间碎片、死亡卫星等多类威胁,针对高价值卫星在轨安全性的提升迫在眉睫。国内针对空间飞行器的自卫防护技术研究相较于国外起步较晚,目前主要的空间碎片监视手段仍以地基设备为主。我国积极发展天基空间碎片监视载荷,对重点卫星开始配置星上光学监测系统进行空间碎片威胁预警和安全规避,但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研究二维机构驱动的轻小型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应对飞行器周围全空域内空间碎片的搜捕、监测、威胁预警等问题,有助于提高我国空间资产的安全保障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及方法,能够满足轻小型化、高精度、大视场、全空域探测的使用要求,具有对飞行器的轨道面内重点空域覆盖及全空域覆盖两种模式,可实现对飞行器周围全空域内空间碎片的搜捕、监测和威胁预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天基全空域扫描巡查相机,设置在飞行器上,用于实现所述飞行器周围的空域扫描巡查;其包括:
相机单元,与所述飞行器电连接,用于按照所述飞行器的指令进行其视场范围内的光学测量和图像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巡查图像发送给所述飞行器;
二维机构单元,与所述相机单元和飞行器分别连接,与所述飞行器电连接,用于支撑所述相机单元,以及按照所述飞行器的控制指令带动相机单元调整扫描角度,以按照设定的工作模式和扫描规划路线对目标区域进行扫描探测。
优选地,所述相机单元包括:
设有镜头孔的机壳,其内部为设备腔,所述机壳的其中一侧壁为用于与二维机构单元固定的安装面;
CMOS探测器,与所述飞行器电连接,包括设置在所述镜头孔内的镜头和设备腔内的处理器,所述镜头能够采集其视场范围内的光学信息,所述处理器接收飞行器的指令进行拍摄,对所述镜头所采集的光学信息进行图像处理生成巡查图像。
优选地,所述二维机构单元包括:
固定座,与所述飞行器连接,用于与所述飞行器固定。
方位轴,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外壳和内轴,其内轴与固定座固定,用于调整所述相机单元的镜头光轴的水平角;
转动轴连接架,底端与所述方位轴的外壳固定,能够在所述方位轴的外壳的带动下水平旋转,用于传递力矩;
俯仰轴,包括可相对旋转的外壳和内轴,其外壳与转动轴连接架的顶端固定,用于调整相机单元镜头光轴的俯仰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77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区入侵检测方法、装置
- 下一篇:企业员工健康管理系统及方法、设备、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