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2179.4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24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3 |
发明(设计)人: | 冯涛;李华北;陈姗姗;王小林;方瑞娜;方琳;崔鹏;赵心瑗;徐明超;谭起洋;侯明明;张昌盛;李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00;C02F1/04;C02F1/40;C02F1/52;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郑州隆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3 | 代理人: | 华倩倩 |
地址: | 475004***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油化工 污水处理 | ||
1.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包括处理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料管(2),所述处理罐(1)的底端设有筛网(15),所述筛网(15)的中部开设有环形的滤孔(16),所述筛网(15)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固定导轨(13),所述固定导轨(1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位于筛网(15)正下方的承接箱(14),所述筛网(15)与固定导轨(13)之间活动卡接,所述筛网(15)的顶端与处理罐(1)内腔的底端紧密接触,所述滤孔(16)位于处理罐(1)的正下方,所述筛网(15)的底端的一侧设有海绵刷(20),所述海绵刷(20)的顶端与筛网(15)的底端紧密接触,所述海绵刷(20)的左右两端与两个固定导轨(13)之间活动卡接,所述处理罐(1)的后端设有动力组件(12),所述处理罐(1)靠近顶端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通有循环管(5),所述处理罐(1)的内部设有混合加热组件(6),所述进料管(2)靠近顶端的一侧开设有与动力组件(12)对应的支流口(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12)包括支流管(121),所述支流管(121)与支流口(3)之间固定连通,所述支流管(121)远离支流口(3)的一端固定连通有动力罐(122),所述动力罐(122)的底端固定连通有回收管(123),所述回收管(123)远离动力罐(122)的一端固定连通有三通阀(1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阀(124)的左右两端分别与两个循环管(5)之间固定连通,所述动力组件(12)还包括底座(125),所述底座(125)的底端与承接箱(14)的底端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罐(12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主轴(127),所述主轴(127)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位于动力罐(122)内部的叶轮(126),所述主轴(127)远离动力罐(122)的一端固定套接有主动锥齿轮(128),所述主轴(127)与底座(125)之间活动连接,所述主轴(127)可相对底座(125)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5)的左端活动连接有连接轴(1210),所述连接轴(1210)的外侧面固定套接有从动锥齿轮(129),所述连接轴(1210)可相对底座(125)转动,所述从动锥齿轮(129)与主动锥齿轮(128)之间相互垂直且相互啮合,所述连接轴(12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7)顶端的中部与连接轴(1210)的底端相连接,所述转盘(17)底端靠近外侧面的位置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有连杆(19),所述连杆(19)的另一端与海绵刷(20)的顶端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罐(1)外侧面的后端开设有通槽且固定安装有承接座(21),所述连接轴(12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磁离合器(10),所述电磁离合器(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主动轴(9),所述主动轴(9)的外侧面活动套接有皮带(11),所述皮带(11)的另一端贯穿承接座(21)且位于处理罐(1)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油化工用污水处理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加热组件(6)包括传动座(601),所述传动座(601)与处理罐(1)内腔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座(601)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从动轴(602),所述从动轴(602)与皮带(11)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所述从动轴(60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絮毛杆(603),所述絮毛杆(60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块(604),所述安装块(604)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位于处理罐(1)内部的扰流杆(605),所述扰流杆(605)为斜向上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217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