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固相萃取仪有效
申请号: | 202211682226.5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4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高玉泉;杨新哲;马志奎;王跃华;路凤祎;宋欣;高新浩;路国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清旭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5/10 | 分类号: | B01D15/10;B01D15/14;B01D15/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领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3130 | 代理人: | 姬学森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天***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萃取 | ||
本发明涉及固相萃取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包括箱体和依次设于箱体上的动力装置、上样装置、萃取收集装置和废液排出装置,动力装置包括注射泵、多通切换阀和定量环,注射泵和多通切换阀均设于箱体上,注射泵、定量环和多通切换阀借助管路依次连接,多通切换阀的多个进液口分别与多种试剂源连接,多通切换阀的出液口与上样装置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管线连接数量多,设备安装体积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相萃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全自动固相萃取仪。
背景技术
固相萃取是一种样品预处理技术,主要用于样品的分离、纯化,与传统的液液萃取法相比可以提高分析物的回收率。此技术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净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也可以将其近似地看作一种简单的色谱过程。此技术是利用选择性吸附与选择性洗脱的液相色谱法分离原理。较常用的方法是使液体样品溶液通过吸附剂,保留其中被测物质,再选用适当强度溶剂冲去杂质,然后用少量溶剂迅速洗脱被测物质,从而达到快速分离净化与浓缩的目的。固相萃取法的萃取剂是固体,其工作原理基于:水样中欲测组分与共存干扰组分在固相萃取剂上作用力强弱不同,使它们彼此分离。
在固相萃取过程中,会向萃取柱内加入活化试剂、水样、淋洗试剂和洗脱剂等试剂,在加上固相萃取的批量要求,在实际情况中,注射各种试剂的管路和阀门数量巨大,设备安装体积大,管线连接数量多,造成设备结构复杂,针对以上问题的出现,现有技术并没有很好的解决,给本领域工作的正常进行带来了麻烦,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减少管线连接数量,安装体积更加合理的固相萃取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全自动固相萃取仪,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管线连接数量多,设备安装体积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全自动固相萃取仪,包括箱体和依次设于所述箱体上的动力装置、上样装置、萃取收集装置和废液排出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注射泵、多通切换阀和定量环,所述注射泵和所述多通切换阀均设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注射泵、所述定量环和所述多通切换阀借助管路依次连接,所述多通切换阀的多个进液口分别与多种试剂源连接,所述多通切换阀的出液口与上样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上样装置包括取样针管、密封管夹和进样托盘,所述取样针管沿竖向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进样托盘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密封管夹设于所述进样托盘上,所述多通切换阀的出液口借助管路与所述密封管夹连接,所述取样针管一端下降后与所述密封管夹插接,另一端借助管路与所述萃取收集装置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萃取收集装置包括萃取柱塞、萃取托盘、萃取柱体、接液试管和收集托盘,所述萃取柱塞沿竖向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萃取托盘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萃取柱体置于所述萃取托盘上,所述收集托盘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接液试管置于所述收集托盘上,所述萃取柱塞、所述萃取柱体和所述接液试管由上至下排布。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注射泵、所述多通切换阀和所述定量环的数量为六个;
所述进样托盘沿纵向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密封管夹具有四排六列,所述取样针管为六个;
所述萃取柱塞为六个,所述萃取托盘沿纵向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萃取托盘上用于放置所述萃取柱体的安装位置具有四排六列;
所述收集托盘沿纵向滑动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收集托盘上用于放置所述接液试管的安装位置具有四排六列。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所述废液排出装置包括废液收集槽,所述废液收集槽设于所述收集托盘上,所述废液收集槽内具有多个独立收集槽,多个所述独立收集槽分别连接有独立的排废液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清旭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清旭隆智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22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