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加固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5452.9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1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吴观庆;罗汉;兰利川;覃孟婵;黄乾亨;肖宾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112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结构 工业 厂房 加固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加固施工方法,利用原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支承柱,在沿跨度纵向通长布置、每个榀距之间的所述支承柱柱顶上安装行车导轨,并将对接固定,形成整个行车轨道;在所述行车导轨上安装合适规格的行车端梁;并设立材料运输点,对厂房加固施工中使用到的加固材料通过所述行车端梁运载、平移运送到指定位置;在原钢结构工业厂房生产的同时可同步进行加固施工:加固施工中立柱加固通过对原型钢钢柱进行加固。本发明通过在原工业厂房支撑柱柱顶增加行车导轨及行车端梁运输加固材料,利用较小空间解决了厂房内部空间狭小导致的材料运输困难的问题;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厂房下方的影响小,可满足与厂房生产同步进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结构工业厂房加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加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制造行业自身的不断发展以及绿色低碳概念的推广,制造企业大面积的钢结构建筑都面临着革新。一些老旧钢结构厂房,其承载力、耐久性已不能满足设备生产、建筑改造等相关要求,因此,对原钢结构厂房加固改造是十分必要的。现存的大量老旧工业厂房内部设备材料多、管线布置复杂、结构构件变形、锈蚀严重、承载力不足等给加固工程施工增加了难度。为解决这类问题,首先要在现有厂房内部做出改变,使得加固材料运输、取用方便,以及需要对钢结构构件重新受力分析,对不满足使用要求的构件更换、加固处理或增加新构件提高钢结构的安全、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钢结构工业厂房使用中出现的厂房结构性能差、承载力不足及不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的加固施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结构工业厂房加固施工方法,利用原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支承柱,在沿跨度纵向通长布置、每个榀距之间的所述支承柱柱顶上安装行车导轨,并将对接固定,形成整个行车轨道;在所述行车导轨上安装合适规格的行车端梁;并设立材料运输点,对厂房加固施工中使用到的加固材料通过所述行车端梁运载、平移运送到指定位置;在原钢结构工业厂房生产的同时可同步进行加固施工:加固施工中立柱加固通过对原型钢钢柱进行加固;加固施工中通过在柱间增设系杆提高钢结构整体稳定性;加固施工中屋架加固通过对型钢梁进行加固;加固施工中对锈蚀严重、不满足使用要求檩条、隅撑、屋面瓦进行更换、加固处理。
进一步地:在立柱加固时,所述原型钢钢柱在翼缘处增加并增长设置第一翼缘板、在腹板位置增加连接板后焊接固定形成加固。
进一步地:在屋架加固时,所述型钢梁在翼缘处增加并增长设置第二翼缘板以形成加固。
进一步地:在对所述檩条、所述隅撑、所述屋面瓦进行更换、加固处理时,增设拉条、水平支撑提高屋面整体稳定性;将所述拉条与所述檩条固定连接,并且将所述水平支撑与钢屋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在屋面所述檩条上面预留空洞,所述拉条穿过所述檩条再互进行连接;所述拉条的安装应从屋面檐口开始进行安装,每一道所述拉条安装均应拉紧,同时安装后应随时进行测量调整。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支撑在与所述钢屋架固定后,保证所有所述水平支撑处于松弛状态下,来调整所述支承柱的垂直;当所述支承柱达到垂直状态时锁紧所述水平支撑。
进一步地:在相邻所述檩条的连接处设置钢梁,并将所述隅撑与所述檩条和所述钢梁连接,在所述钢梁上对应与所述隅撑的安装位置设置底板,与所述隅撑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承柱柱顶设置与所述行车导轨连接的预埋钢板。
进一步地:在相邻两榀两端的支座处的所述行车轨道侧翼加大设置第三翼缘板。
进一步地:所述材料运输点在钢结构工业厂房跨度的两端进行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工程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5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桥轴承压装装置
- 下一篇:活体检测模型训练方法、活体检测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