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和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9358.0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2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翔;张籍源;代常勇;张洪千;黄正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郭东阳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微服 架构 监控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监控服务器向监控器发送监控配置数据;所述监控器响应于所述监控配置数据,采集待监控的数据,并存储到监控采集库中;其中,所述监控器部署在微服务架构的数据采集层。以此方式,可以大幅提高单套运维管理系统的监控性能和监控数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的实施例涉及数据监控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中国各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等内部信息化系统建设,越来越多的软硬件设备需要运维监控。一个单独的内部信息化系统已经可以由几百台服务器,几万台计算机终端,几百台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组成。
而传统的运维管理系统一般只能监控两千台左右的设备,在面对如此数量规模的信息系统时,往往需要采用集群部署、分级管理、增加部署套数等方式,应对数万设备的监控压力。传统运维管理系统本身所需服务器资源往往会增加到十多台服务器,对带宽要求、性能要求都有较高的标准,通常需要采购多套运维管理系统(高资源需求),以分区分级监控的方式,解决高数量级的运维压力。
发明内容
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案。
在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
监控服务器向监控器发送监控配置数据;
所述监控器响应于所述监控配置数据,采集待监控的数据,并存储到监控采集库中;
其中,所述监控器部署在微服务架构的数据采集层。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服务器向监控器发送监控配置数据包括:
监控服务器将监控配置数据通过订阅/通知模式下发到Redis MQ;
通过所述Redis MQ发送至监控器。
进一步地,所述待监控的数据包括监控对象信息、心跳检测和/或目标状态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监控采集库中存储的数据格式相同,相同含义的字段名称一致。
在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装置。包括监控服务器和监控器:
其中,所述监控服务器,用于向所述监控器发送监控配置数据;
所述监控器,用于响应于所述监控配置数据,采集待监控的数据,并存储到监控采集库中;
其中,所述监控器部署在微服务架构的数据采集层。
在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以上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运维监控方法,将运维监控器下发到数据采集层,可以独立扩展监控器数量,不会影响运维管理系统的本身服务,从而大幅提高单套运维管理系统的监控性能和监控数量,从单套监控两千台设备提高到单套监控两万台设备,而且仅需要增加少量的监控服务器,不需要采用集群部署等十多台集群服务器的高资源要求。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申请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亦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万里红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93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