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9843.8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27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徐小峰;秦明升;姜朋飞;程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10 | 分类号: | C22C1/10;C22C9/00;C22C32/00;C22F1/08;C22F1/02;H01B1/02;H01B13/00;C21D8/02;C22C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霖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91 | 代理人: | 陈得宗 |
地址: | 2019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铍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20份、铜120‑150份、钴1‑3份、镍1‑3份、铝0.3‑0.9份、硅0.3‑0.9份、铅0.1‑0.5份和锰0.1‑0.5份;S2、将氧化铍和铜加入到石墨坩埚内进行加热;S3、将钴、镍、铝、硅、铅、锰预先通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混合后伴随氩气吹送至石墨坩埚内的熔化液中,直至全部熔化;S4、将熔化液进行浇铸,形成铸锭;S5、热轧后形成合金带;S6、进行表面热处理S7、取出铍合金。本发明的铍合金中加入的铜、钴、镍、锰具有较好的物理强度以及硬度,抗拉强度也较好,同时加入的铜、铝、硅、铅使其拥有较好的导电率,以及热传导性能,而且耐磨、耐腐蚀,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铍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铍合金是指以铍为基的合金和含铍的合金。主要有铍铜合金、铍铝合金、铍镍合金和铍钛复合材料。其中以铍铜合金应用最多,它含铍0.2%~2.8%,具有高强度、高导电率、高韧性、高疲劳极限、高耐磨性、耐海水腐蚀、无磁性、耐热冲击、碰撞时不发生火花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器设备、电子装置和控制仪表等。
现有技术中的铍铍铜合金在作为连接器和接触片时,其物理强度和硬度的性能指标性能难于进一步提升,存在电导率和机械强度难于兼顾,热传导性能稍低的缺陷。
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
一种铍合金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20份、铜120-150份、钴1-3份、镍1-3份、铝0.3-0.9份、硅0.3-0.9份、铅0.1-0.5份和锰0.1-0.5份;
S2、将氧化铍和铜加入到预热的石墨坩埚内进行加热,且在加热过程中进行抽真空,以10-15℃/min的速度进行升温,直至原料熔化,并保持温度;
S3、将钴、镍、铝、硅、铅、锰预先通过混料机进行均匀混合,混合时间为30-50min,混合后伴随氩气吹送至石墨坩埚内的熔化液中,加入后进行磁力搅拌5-8min,石墨坩埚继续加热升温,直至全部熔化;
S4、待全部熔化后,静置5-10min,待熔化液面气泡消失后,将熔化液进行浇铸,自然冷却后形成铸锭;
S5、将铸锭置于热轧机内进行反复热轧,热轧温度为1200-1400℃,热轧后形成合金带;
S6、将合金带依次切段,冷却至室温后,置于热处理炉内进行表面热处理,热处理炉内的温度为600-800℃,热处理时间为6-8h,且期间由氩气保护;
S7、取出铍合金,自然冷却至常温。
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0份、铜120份、钴1份、镍1份、铝0.3份、硅0.3份、铅0.1份和锰0.1份。
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20份、铜150份、钴3份、镍3份、铝0.9份、硅0.9份、铅0.5份和锰0.5份。
优选的,所述S1中,选料,按重量份称取以下原料:氧化铍15份、铜130份、钴2份、镍2份、铝0.5份、硅0.5份、铅0.3份和锰0.3份。
优选的,所述S2中,抽真空至真空度小于0.08MPa。
优选的,所述S3中,送料管中氩气裹挟着混合料吹送至熔化液中,送料管延伸至熔化液底部,且送料管的直径为4-8cm。
优选的,所述S4中,热轧后形成厚度为6-10cm的合金带。
优选的,所述S5中,热轧的速度为0.2-0.4m/s,且热轧的次数为3-5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太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98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方法、智能终端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电池包、充电台及电池包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