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1584.2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058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樊红英;孟庆安;王询;欧阳刚;蒋泽伟;李华;赖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1/16 | 分类号: | G01J1/16;G01J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二格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光纤 器件 激光 能量 校准 装置 | ||
1.一种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稳定激光束(1)、第一光纤分束器(2)、标准激光能量计(3)、电控光纤衰减器(4)、第二光纤分束器(5)、光选通器(6)、被校激光能量计(7)、计算机(8);稳定激光束(1)经尾纤连接到第一光纤分束器(2),第一光纤分束器(2)分出两束光,一束连接到标准能量计(3),另一束连接到电控光纤衰减器(4);电控光纤衰减器(4)连接计算机(8),由计算机(8)调节衰减量,电控光纤衰减器(4)输出端与第二光纤分束器(5)输入端相连,第二光纤分束器(5)分出两束激光,两束激光束连接到光选通器(6)的两个输入端,光选通器(6)的光开关由计算机(8)控制选择照射至被校激光能量计(7)的激光通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激光束(1)由带尾纤激光器输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纤分束器2为50:50分束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激光束(1)、第一光纤分束器(2)、标准激光能量计(3)、电控光纤衰减器(4)、第二光纤分束器(5)和光选通器(6)之间,均通过法兰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能量计(3)选用200pJ~20nJ测量范围激光能量计,稳定性优于0.5%。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光纤衰减器(4)选择两个光纤衰减器串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纤分束器(5)分束比的选择在2~10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工作时,首先将电控光纤衰减器(4)衰减量设为最小,则标准激光能量计(3)与被校激光能量计(7)处的激光能量相当,通过标准激光能量计(3)与被校激光能量计(7)测量激光能量,计算机(8)读取标准激光能量计(3)处激光能量计读数Q1与被校激光能量计(7)处激光能量计读数Q2,计算分束比,将此参数赋值给被校激光能量计(7),以此处能量值为基准值,通过电动衰减器(4)降低能量值,将分束器(5)分束比计为k1,则在每个能量点,由光选通器(6)控制依次输出两路激光光束,则在被校激光能量计(7)上轮流记录激光能量值Q31、Q32,则在全量程,两值比恒为k1;更换分束器(5),其分束比计为k2,重复校准流程,得到第二组数据,将两组数据采用最小误差控制法进行线性修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所述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进行监测比测量时,标准能量计放置在标准激光能量计(3)所在位置与被校激光能量计(7)所在位置测量激光能量值,得到监测比R:
式中:
Q1——位置(3)处激光能量测量值,J;
Q2——位置(7)处激光能量测量值,J;
上述激光能量测量值均采用记录6组取平均值。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基于光纤器件的激光微能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被校激光能量计(7)标准值修正系数为:
式中:
Q′1——位置(3)处标准能量计监测值,J;
Q′2——位置(7)处被检能量计示值,J;
上述标准能量计监测值、被检能量计示值均采用记录6组取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西南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158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