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6974.9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8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彤;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K50/805 | 分类号: | H10K50/805;H10K71/16;H10K71/60;H10K59/12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马广旭 |
地址: | 51813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显示区连接的非显示区,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阳极,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有机功能层,设置于阳极上,且位于显示区和非显示区;阴极,设置于有机功能层上,且从显示区延伸至非显示区;以及至少一导电柱,贯穿有机功能层,用于连接阳极与阴极,且位于非显示区。本申请在阴极搭接区设置导电柱使得阴极与阳极导电连接,并且采用同一张掩膜版制备有机功能层和阴极,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由于其具有柔性,响应时间快,色域广,能耗低等特点得到很大的关注和发展。OLED由阳极、阴极以及电极之间的一层或多层的有机材料构成,通过从阳极、阴极注入的空穴和电子在有机发光层复合形成激子,激子辐射跃迁发光。
近些年,关于大世代线OLED的工艺选型有很多种,喷墨打印制程(Ink JetPrinting,IJP)因其可以降低OLED生产成本的巨大潜力,因而引起了面板制造商的广泛关注。喷墨打印制程有可能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使OLED在电视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中更具成本竞争力。对于IJP OLED面板,其制作采用喷墨打印制程(IJP)和蒸镀制程(EV)/溅射制程(SPT),由于电子传输材料(ETM)和电子注入材料(EIM)的墨水发展受限。目前,IJP OLED面板采用IJP制程沉积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等OLED功能层,采用EV/SPT制程沉积电子传输层(ETL)、电子注入层(EIL)、阴极(Cathode,CAT)等OLED功能层。
另外,还有白光OLED,将RGB的有机材料混合成白光,再借助LCD的滤光技术分析出RGB像素,为增加亮度增加了W像素。甚至还有采用金属掩膜版沉积RGB有机发光材料的OLED技术应用到大世代线上。对于OLED结构需要将阴极与阳极在搭接区域进行导通,因此需要使用多种开口的金属掩膜版,避免其它有机发光/功能材料沉积到搭接区域影响阴极与阳极的导通。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以解决阴极与阳极导通需要多种开口的金属掩膜版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和与所述显示区连接的非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
区;阳极,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有机功能5层,设置于所述阳极上,且位于所述显示区和所述非显示区;阴极,设置于所
述有机功能层上,且从所述显示区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以及至少一导电柱,贯穿所述有机功能层,用于连接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且位于所述非显示区。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柱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其与所述第一表面在
所述导电柱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及连接面,其连接于所述第一表面与所0述第二表面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面的延伸方向与垂直于所述第二表面所处平面的中心轴线成一夹角。
进一步的,所述夹角的范围为44°-5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面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小于所述第二表面在5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面积。
进一步的,所述非显示区内设有阴极搭接区,至少两个导电柱间隔设置于所述阴极搭接区内。
进一步的,所述有机功能层与所述阴极的高度之和小于或等于所述导电柱的高度。
0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69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