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损纤维材料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7303.4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1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喆;崔利;陈明宏;施宋伟;陈安邦;张敏捷;王燕文;孙卫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嘉兴华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4 | 代理人: | 张卫武 |
地址: | 3502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损 纤维 材料 夹持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损纤维材料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承重台,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固定台,所述承重台的顶部设置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和固定台的顶部设置有缠绕轮,所述承重台的外壁设置有第一气泵,所述缠绕轮的内壁设置有供气管。本发明通过安装有第一气泵和第一活塞可以调整夹持装置对纤维材料的紧持度,将待测试强度的纤维材料缠绕在缠绕轮的外壁后,使第一气泵工作产生气压,气压进入到供气管的内部后,使板块的位置移动,板块的位置移动时会推动缠绕轮外壁缠绕的纤维材料,使得缠绕轮的直径逐渐变大,从而增加纤维材料固定的紧持度,达到提高固定的纤维材料夹持紧持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损纤维材料夹持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是指长径比很高的柔软细长体,由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纤维,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是纤维材料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原料配比优化、加工参数设置、产品设计应用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纤维力测试时,纤维的拉伸力学是最常见的一种测试方法,通常采用气动夹持或者螺旋拧紧的机械夹持,采用硬质材料对纤维夹持时,容易出现夹持不牢,或者夹持过紧对纤维造成损伤,在单根纤维的拉伸力学,纤维的两端有气动夹具夹持,如果纤维强度较大或者纤维材质表面较光滑时,容易出现纤维夹持不牢现象的发生,因此在对纤维材料进行检测时,通常是对纤维材料的两端缠绕后进行夹持,但现有的夹持装置在对纤维材料进行限位夹持时,纤维在两端缠绕过多,易浪费材料且对于刚性较大的纤维,很难实现小圈缠绕。
现有的纤维材料夹持装置存在的缺陷是:
1、专利文件CN217542634U公开了一种缠绕式纤维拉伸用试验夹具及装置,“包括缠绕轮和设置在缠绕轮外侧的压板,所述缠绕轮外周沿轴向设置有螺旋分布的凹槽,缠绕轮一端沿径向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通孔,所述压板与凹槽之间设置有弹性压块;还涉及一种缠绕式纤维拉伸用试验装置,包括试验架以及上下相对设置在试验架上的活动座和固定座,所述活动座和固定座上均设置有上述缠绕式纤维拉伸用试验夹具,所述活动座还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该缠绕式纤维拉伸用试验夹具及装置采用缠绕配合软压的方式对纤维进行夹持,适合各类型的纤维进行拉伸试验;夹具制作难度不高,使用成本较低,适合推广使用;试验方式科学,获得的拉伸性能数据准确可靠”,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缠绕式纤维拉伸用试验夹具及装置,主要考虑采用缠绕配合软压的方式对纤维进行夹持,没有考虑到提高紧持度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可以对材料进行小圈缠绕的结构,进而能够避免材料的浪费,同时可以增加夹持装置对纤维材料的紧持度;
2、专利文件CN213749348U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微纳米单纤维力学性能的夹具装置,“包括电动滑台、夹具座、螺杆、滑轨、滑块、第一夹具端头、第二夹具端头、样品台、转接件、支撑件和底板;电动滑台和支撑件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端,支撑件上设置有力传感器;夹具座设置在电动滑台上,滑轨设置在夹具座上,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夹具座上设有螺杆;第一夹具端头设置在第一丝杠的端部;转接件设置在支撑件的顶部,转接件设置第二丝杠;第二夹具端头设置在第二丝杠的端部;样品台两端分别放置在第一夹具端头以及第二夹具端头上。设备结构简单,夹持效果好;设备通过电动平台和力传感器进行测量微纳米纤维的力学性能,测量精确,减小误差”,然而上述公开文献的一种用于测量微纳米单纤维力学性能的夹具装置,主要考虑提高测量精确性,没有考虑到防止缠绕的纤维材料滑移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出一种可以对缠绕的纤维材料进行定位的结构,进而能够有效的防止固定的纤维材料出现滑移现象,影响检测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长源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73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