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铸样模壳制备方法及金属成形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98101.1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7900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天平;李泽同;李泽嘉;郭志娟;王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市凯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3/08 | 分类号: | B22C13/08;B22C3/00;B22C9/04;B22C9/12;B22C7/02;B22D27/13;B22D27/15;B22D27/08;B22C9/03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智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5 | 代理人: | 范林林 |
地址: | 456150 河南省安***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样模壳 制备 方法 金属 成形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样模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模,面层沾浆,过渡层沾浆,背层沾浆,脱模,净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金属成形工艺;该方法在模壳干燥成型过程中,采用的温度更低,能源消耗更小,模壳失水收缩缓慢,更加不易干裂,模壳成型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造型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铸样模壳制备方法及金属成形工艺。
背景技术
气化模铸造工艺是气化模-精铸-振动紧实、负压浇注复合工艺,它集中了实型铸造、熔模精密铸造和负压造型三种工艺的特长,具有独特的优点。该工艺适用于各种合金的少或无余量精密铸件的生产,目前已生产出重达450kg的精铸件。该工艺由于釆用浇注前失模技术,淸除了实型铸造因浇注过程中将模气化而引起的铸件表面增碳问题,故适用于包括低碳钢和合金钢在内的所有合金的铸造。该工艺共有如下优点,(1)填充砂只使用干燥原砂,不需粘结剂,大大降了造型材料成本;(2)工艺设计不需拔模斜度,可最大限度地减少铸件壁厚;(3)铸件可在铸型中任意放置,以达到最佳的补缩;(4)取消了制芯工序、铸型的合箱锁紧工序、震动落砂工序,以及各工序相应的设备,减少了生产线投资成本;(5)消除了灰尘、烟气和噪声,改善了工作环境;(6)所用设备远较熔摸铸造工艺简单;(7)提高了铸件质置,从而提升了铸件的价值。由于这种工艺具有许多显而易见的优点,赢得了铸造界的关注,被认为是铸造行业具有广阔发展前途的一项突破性铸造工艺。
如公告号CN108889907B公开一种用于铸造高端大型精密铸件的铸造方法,采用制作的特殊壳型,能够铸造高质量,无增碳、气孔、夹渣、皱皮等缺陷的铸件,能满足高档、复杂结构、精密铸件要求的,绿色、环保、无污染的用于铸造高端大型精密铸件的铸造方法,包括制模、在白模表面涂覆壳型涂料并干燥处理、熔模制壳、壳型装箱、负压浇注等步骤。
然而,该工艺中采用制作模壳的材料成本高,且烧壳过程采用的温度高,模壳破碎率高,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铸样模壳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模,利用EPS发泡材料制作与铸件形状相同的消失模模样;
2)面层沾浆,将步骤1得到的模样进行面层沾浆,送入干燥炉内烘干,使模样粘附厚度为0.2-0.5mm的面层,面层浆液的主要成分为粘结剂、粉状耐火材料、润湿剂和消泡剂;
3)过渡层沾浆,将步骤2得到的模样继续进行过渡层沾浆,送入干燥炉内烘干,使模样粘附厚度为0.5mm的过渡层,过渡层浆液的主要成分为粘结剂、粉状耐火材料和润湿剂;
4)背层沾浆,将步骤3得到模样继续进行背层沾浆,使模样粘附厚度不小于0.5mm的背层,送入干燥炉内烘干,背层浆液的主要成分为粘结剂、粉状耐火材料、润湿剂和纤维素;
5)脱模,将步骤4得到的模壳在合适位置开设排液孔,将排液孔朝下送入熔炉中,分别在90-110℃、140-160℃、190-210℃和250-280℃条件下烘烤15-30分钟,进行低温多阶段模样液化烧壳;
6)净化,将步骤5得到的模壳进行焙烧,对模壳内部进行高温净化,再采用高压空气进行吹气清理,得到内壁整洁的模壳。
进一步的,步骤1中,模样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消失模模具制作,依据铸件形状和尺寸,制作消失模模具;
1.2在步骤1.1得到的消失模模具注入EPS发泡材料;
1.3打开步骤1.2中注入EPS的消失模模具,取出模样。
进一步的,步骤2至步骤4中,粉状耐火材料为莫来粉、石英粉和高铝粉的任意一种或任意组合。
进一步的,步骤2至步骤4中,粉状耐火材料的粒度为200-325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市凯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阳市凯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81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