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及温度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4249.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844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友谊;花超;吴勇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烯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14;H05B3/03;H05B3/20;H05B3/16;H05B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翔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1 | 代理人: | 陆金星 |
地址: | 213149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石墨 调式 宽温域 加热 温度 控制系统 | ||
1.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陶瓷基底;
石墨烯膜,所述石墨烯膜设置在陶瓷基底的上侧;
丝网电极,所述丝网电极共有两条,且并排设置在石墨烯膜的上侧;
陶瓷封装膜,所述陶瓷封装膜用于将石墨烯膜和丝网电极封装在陶瓷基底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底的材质为α-氧化铝,其纯度≥99.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的原料由氧化石墨烯和低缺陷石墨烯组成,且氧化石墨烯的含量为3~7wt%,低缺陷石墨烯的含量为93~97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缺陷石墨烯的片径大小为2~5μm,片厚为2.0nm,所述低缺陷石墨烯的拉曼光谱D峰与G峰的ID/IG比≤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膜的加工工艺为:首先将氧化石墨烯和低缺陷石墨烯按配比混合后制成涂液,然后采用刮刀将涂液刮涂在陶瓷基底的表面,再于90~110℃下热干燥3~5h即可形成石墨烯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丝网电极的组份为银铂浆料,通过印刷方式涂敷在石墨烯膜的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封装膜的原料由α-氧化铝、低熔点玻璃微珠、氧化锆组成,且低熔点玻璃微珠的含量为25~35wt%,氧化锆的含量为4~6wt%,余量为α-氧化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封装膜的加工工艺为:首先按配比称取α-氧化铝、低熔点玻璃微珠、氧化锆、水、PVA和PVP,混合后制成涂液;水在涂液中的占比为35~45wt%,PVA在涂液中的占比为1~3wt%,PVP在涂液中的占比为2~4wt%;然后采用刮涂法涂敷在石墨烯膜和丝网电极的表面,再将整体置于90~110℃下干燥1~3h,而后在850~950℃下热处理0.5~1.5h,最后在1000~1200℃下热处理0.5~1.5h。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石墨烯膜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底的厚度为4~6mm;所述石墨烯膜的厚度为0.05~0.2mm;所述丝网电极的厚度为0.005~0.02mm,宽度为2~4mm,两条所述丝网电极的间距为5~15mm;所述陶瓷封装膜的厚度为0.05~0.2mm。
10.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温度控制系统包括贴式温度传感器、电压控制器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可调式宽温域加热片,所述贴式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陶瓷封装膜的外侧,所述贴式温度传感器和丝网电极与电压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烯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烯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424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