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6531.3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1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梁爽;许露生;唐文瑞;陆洲;高宇婷;王秀秀;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20/10 | 分类号: | G06V20/1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吴芳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稻 综合 模式 遥感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水稻抽穗时期的遥感影像并获取其归一化植被指数、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和近红外波段;通过纹理分析确定水稻像元和非水稻像元;确定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其上边缘和下边缘值范围外的像元和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其上边缘值和下边缘值范围外的像元分别相对地块像元总数的占比,并识别该地块是否为第一地块;根据地块内非水稻像元数量相对于其像元总数的占比识别第一地块是否为第二地块;确定第二地块的最小外接矩形的四个顶角区域的非水稻像元数相对于第二地块内非水稻像元总数的占比,并根据计算结果识别第二地块是否为稻鸭综合种养地块。本发明能够高效精准地识别稻鸭综合种养地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物遥感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
稻鸭综合种养模式是以水田为基础,以种稻为中心,家鸭放养为特点的自然生态和人为干预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种植模式。该模式利用家鸭的生物学特性,在田间除草、除虫、施肥,起到疏松土壤、浑水肥田的作用,节约种养成本、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稻田的可持续种养。该模式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核心理念,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新路,对降本增产、提质增效、保障生态具体重要作用和意义。高效精准的监测识别出稻鸭综合种养模式区域,对分析提质增效情况、发放补贴资金,进一步优化、推广稻鸭综合种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针对单一农作物种植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比较成熟,主要包括决策树分类、最大似然法、K-均值法、多尺度分割等基于像元和面向对象方法。这些方法利用农作物的光谱、纹理等特征,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出农作物单一种植模式。但是目前针对稻鸭综合种养这种复合生态种植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比较匮乏,一是稻鸭综合种养模式是近些年新推广的一项复合生态种植技术,此方面的遥感识别方法研究累积较少;二是稻鸭综合种养模式与传统种植模式下的水稻生长发育特征相似,单纯使用光谱纹理等特征难以识别。
以上背景技术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发明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也不必然会给出技术教导;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之前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背景技术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能够高效精准地识别稻鸭综合种养地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稻鸭综合种养模式的遥感识别方法,用于对稻鸭综合种养地块进行遥感识别,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区域水稻抽穗时期的遥感影像;
对获取的目标区域的影像进行叠加运算处理,获得遥感影像中每个像元对应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
获取目标区域水稻抽穗时期的遥感影像的近红外波段,并通过纹理分析以确定水稻像元和非水稻像元;
通过以下方式识别目标区域内的各个水稻种植地块是否为第一地块:运用箱式图分析方法,计算一水稻种植地块的归一化植被指数和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上边缘值和下边缘值,设置所述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下边缘值至上边缘值为第一范围、所述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的下边缘值至下边缘值为第二范围;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在所述第一范围外的像元数量相对于该地块像元总数的占比,以及计算绿色归一化植被指数在所述第二范围外的像元数量相对于该地块像元总数量的占比,并根据计算结果识别水稻种植地块为第一地块或其他地块;
识别各个所述第一地块是否为第二地块,根据所述第一地块内非水稻像元数量相对于该地块的像元总数量的占比识别所述第一地块为第二地块或其他地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中科禾信遥感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6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