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焦化废水的复合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复合吸附剂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0233.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5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闫帅;程仁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创玺天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12 | 分类号: | B01J20/12;B01J20/14;B01J20/20;B01J20/30;B01J20/28;C02F1/28;C02F1/56;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31300 山西省晋中市***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焦化 废水 复合 吸附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制备用于焦化废水的复合吸附剂的方法以及通过所述方法制得的用于焦化废水的复合吸附剂。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按以下重量百分比准备原料:果壳粉末活性炭,30%‑38%;生物活性焦,30%‑38%;膨润土,20%‑25%;硅藻土,7%‑13%;聚丙烯酰胺,1%‑2%;以及步骤2:将以上原料混合,制得所述复合吸附剂。本发明实施例的复合吸附剂具有絮凝与吸附的双重效果,且对焦化废水的色度有着优秀的脱色效果,可有效去除生化出水中COD,使出水稳定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并且用量小,降低了焦化废水深度处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备用于焦化废水的复合吸附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得的复合吸附剂。
背景技术
焦化废水指的是煤热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水。例如,废水可来自炼焦过程中的洗煤、熄焦、副产品加工和精制等环节,在煤气净化和化工产品回收过程中也会有部分废水产生。
焦化废水来源包括:(1)煤高温裂解和荒煤气冷却产生的剩余氨水废液,此为焦化厂主要排放源,所排废水量通常占全部焦化废水排放量的一半以上,水质复杂,组分种类繁多且污染物浓度较高,除含有氨、氰、硫氰根等无机污染物外,还含有酚、油类、萘、吡啶、喹啉、蒽和其它稠环芳烃化合物等,是目前较难处理的废水之一;(2)煤气净化过程中煤气终冷器和粗苯分离槽排水等,所含污染物为酚、氰及其它COD(化学需氧量)组分等,不含氨且污染物浓度相对较低;(3)煤焦油、精苯及其它工艺过程的排水,所含污染物为酚、氰及其它COD组分等,水量较少,污染物浓度较低。
焦化废水因煤质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不同造成废水性质差异大,且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无机物、有机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其中无机物主要以铵盐的形式存在,包括(NH4)2CO3、NH4HCO3、NH4HS、NH4CN、NH4(COO)NH4、(NH4)2S、NH4Cl、(NH4)2SO4、NH4SCN、(NH4)2S2O3、NH4Fe(CN)3等;有机物以酚类化合物为主,包括苯酚、酚的同系物及萘、蒽等多环类化合物,另外还有二氮杂苯、氮杂苊、吡啶、喹啉、吲哚等杂环类化合物。
焦化废水经生化处理后,虽然出水中酚、氰、BOD(生化需氧量)基本能达到排放标准,可是出水仍然含有大量有机化合物,而且生化出水中的COD都是大分子难降解物质,主要是多环芳烃、杂环芳烃等。B/C(BOD/COD,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比由生化前0.5-0.6降低至0.3以下,而B/C比在0.3以下就认为是不可生物降解的。除烷烃类外,许多有机物含有烯键、羧基、酰胺基、磺酰胺基和硝基等生色团,并且含有-NH2、-NHR、-NR2、-OR、-OH和-SH等助色团,它们相互作用造成生化出水色度仍然很高。此外,这些基团又都是极性的,使出水中有机物易溶于水,在水中发生高度的分散作用,从而生成难于脱色的水溶液或胶体溶液,致使色度及COD含量一般难以满足排放要求。目前焦化厂执行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要求直接排放COD小于100mg/L,间接排放COD小于150mg/L,但是一般焦化厂正常情况下二级生化处理通常COD在200~500mg/L,不能达到直接或间接(熄焦)排放要求,必须进行深度处理。
本发明试图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试图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制备用于焦化废水的复合吸附剂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制得的复合吸附剂,具有絮凝、吸附、除色效果,用量小,处理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创玺天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创玺天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02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