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算力节点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1201.3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2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力方;乌云霄;万玉海;胡泽妍;李一喆;李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节点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算力节点的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通信网络技术领域,能够为业务中的网络任务分配合适的算力节点,从而降低业务处理时延,提升用户体验。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任务中每个任务的时容忍度和剩余处理时长,多个任务为第一算力节点中未被执行的任务,任意一个任务的时容忍度用于指示任务的最大处理时长;获取多个算力节点中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多个算力节点包括第一算力节点;若多个任务中的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为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算力节点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出现了增强现实、人脸识别、图像渲染、自动驾驶等新型业务。大量新业务的出现意味着新业务的海量数据需要更多计算资源来保证新业务新应用的正常运行,因此,驱动了边缘计算的发展,提出了算力感知网络。
算力感知网络旨在将云端多样的算力通过网络的方式连接与协同,实现计算与网络的深度融合及协同感知,以及实现计算资源的按需调度和高效共享。但是,由于算力感知网络系统拓扑图复杂、网络任务多等因素,使得为业务中的网络任务分配的算力节点不合适,导致业务的处理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算力节点的方法及装置,能够为业务中的网络任务分配合适的算力节点,从而降低业务处理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确定算力节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多个任务中每个任务的时容忍度和剩余处理时长,多个任务为第一算力节点中未被执行的任务,任意一个任务的时容忍度用于指示任务的最大处理时长;获取多个算力节点中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多个算力节点包括第一算力节点;若多个任务中的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为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
基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方法,可以为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其中,若多个任务中的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表明第一任务距离任务完成还有较长的剩余处理时长。综合考虑业务中多个任务中的第一任务的时延容忍度和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为还有较长的剩余处理时长的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可以使得第一任务可以尽快完成,同理,为业务中多个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从而可以使得整个业务中的多个任务都可以尽快完成,降低业务处理时延,提升用户体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多个任务中的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根据每个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为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包括:若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并且小于第二阈值,将第一任务分配到第二算力节点;或者,若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并且小于第三阈值,将第一任务分配到第三算力节点;或者,若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三阈值并且小于第四阈值,将第一任务分配到第四算力节点;或者,若第一任务的剩余处理时长与第一任务的时容忍度之比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将第一任务分配到第五算力节点;第二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大于第一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第三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大于第二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第四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大于第三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第五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大于第四算力节点的处理能力。
基于上述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方法确定目标算力节点,使得为第一任务重新分配算力节点更为合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12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