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7689.0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70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树军;姜澳;丁文明;刘炳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38 | 分类号: | G01N33/38;B65G49/06;B65G43/08;B65G45/18;B08B1/00;B08B1/02 |
代理公司: | 山东道智永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407 | 代理人: | 孙芳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板 边检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该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利用输送设备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时,需要多次对玻璃板进行输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输送设备,所述输送设备的内部传送连接有传送带,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设有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检测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器的表面均与输送设备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滑动套有滑架,所述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器,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导向板,两个所述滑架的表面分别与两个导向板转动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板边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板边检装置是指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的装置,随着社会的发展,玻璃板边检装置的种类越来越多,检测器属于玻璃板边检装置的一种。
工作人员通常利用检测器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这样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每次都需要用手去固定玻璃板,给工作人员造成不便。
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利用检测器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时,工作人员每次都需要用手去固定玻璃板,给工作人员造成不便的问题,工作人员会在输送设备上安装检测器,从而在输送玻璃板的过程中,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但是这样进行检测时,只能对玻璃板的两边进行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将玻璃板旋转后再次输送检测,这样会耗费较长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该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下利用输送设备对玻璃板边进行检测时,需要多次对玻璃板进行输送,从而降低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玻璃板边检装置,包括输送设备,所述输送设备的内部传送连接有传送带,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设有检测结构,所述检测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检测器,两个所述第一检测器的表面均与输送设备固定连接,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转轴固定安装有圆板,所述圆板的表面转动连接有导向板,所述输送设备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表面滑动套有滑架,所述滑架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器,所述滑架的表面与导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优选为ZH9370玻璃检测器。
使用本技术方案时,当需要对玻璃板进行边检时,首先将挡板套在限位杆和连接板的表面,随后转动方形板,方形板借助螺纹向下移动,方形板移动一定距离后,方形板的表面挤压挡板,这时挡板被固定在第二检测器的表面,此时挡板可以对第二检测器进行遮挡,使得灰尘不会积累在第二检测器上,将玻璃板放在输送设备上的传送带上,随后启动输送设备和伺服电机,输送设备会带动传送带移动,传送带移动的同时带动玻璃板移动,玻璃板移动过程中,第一检测器会对玻璃板进行边检,伺服电机启动后,伺服电机的转轴会带动圆板转动,圆板转动的同时带动导向板转动,导向板转动的同时带动滑架滑动,滑架滑动的同时带动第二检测器滑动,第二检测器滑动过程中,第二检测器可以对玻璃板进行边检,在此过程中,只需要输送玻璃板一次即可,减少了检测时间,通过设置检测结构,可以快速对玻璃板进行检测,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二检测器的表面均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表面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圆弧面螺纹连接有方形板。将挡板套在限位杆的表面,随后转动方形板,方形板借助螺纹向下移动,方形板移动一定距离后,方形板的表面挤压挡板,这时挡板被固定在第二检测器的表面,此时挡板可以对第二检测器进行遮挡,使得灰尘不会积累在第二检测器上。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矩形槽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与第一检测器固定连接。连接板可以对挡板进行限位,使得挡板不能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融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76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着色力铜铬黑颜料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半导体封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