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0418.0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6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利;李星智;孙技佳妗;李弘文;商晓阳;王博;梁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5/12 | 分类号: | B25J15/12;B25J15/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钱莹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刚度 仿生 适应性 装置 | ||
1.一种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和多个长条状的弹性片(2),多个所述弹性片(2)沿周向均布在所述基座(1)的底部,多个所述弹性片(2)环绕形成上小下大的喇叭状,所述弹性片(2)一端为固定连接基座(1)的固定端,所述弹性片(2)另一端为悬空的夹持端,所述基座(1)上设有用于将所有弹性片(2)的夹持端相互靠拢的夹紧结构(3),所述弹性片(2)上设有多个用于吸附负重的吸附部,多个所述的吸附部沿弹性片(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吸附部包括一个连接件(7)和多个吸盘管足(4),所述连接件(7)固定安装在弹性片(2)上,所述连接件(7)内设有通气通道,所述通气通道一端连通所述吸盘管足(4),所述通气通道另一端与外部气泵相连通,所述吸盘管足(4)位于所述弹性片(2)的下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结构(3)包括驱动电机(31)、缠线轮(32)和绳索(33),所述绳索(33)沿周向依次缠绕在所有所述弹性片(2)的夹持端后绕设在缠线轮(32)上,所述缠线轮(32)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上,所述驱动电机(31)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驱动电机(31)与外部的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固定安装有用于保护驱动电机(31)的防护罩(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的夹持端上设有供绳索(33)穿过的穿线通道(6),所述夹紧结构(3)还包括供绳索(33)穿入的导向管(34),所述导向管(34)一端与基座(1)连通,所述导向管(34)另一端与其中一个弹性片(2)夹持端的穿线通道(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通道(6)的延伸方向与周向的虚拟圆相切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上的其中一个连接件(7)位于所述夹持端上,所述夹持端上的连接件(7)设有供绳索(33)穿过的所述穿线通道(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连接件(7)的通气通道通过气管(8)连通,所述基座(1)内设有气腔,所述基座(1)的气腔通过气管(8)与弹性片(2)上的其中一个连接件(7)的通气通道连通,所述气腔上设有连通外部气泵的气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管足(4)包括吸管(41)和波纹吸头(42),所述波纹吸头(42)固定连接在吸管(41)一端且与吸管(41)连通,所述吸管(41)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连接件(7)上且与通气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变刚度仿生管足的高适应性抓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2)的固定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夹持端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041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