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气再分析数据的订正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33130.7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7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尹铁男;刘鑫;周昳鸣;李新凯;卢坤鹏;刘艳贵;张晓辉;王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1W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0005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气 再分 数据 订正 方法 及其 装置 | ||
1.一种大气再分析数据的订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高精度气象模拟软件WRF构建大气再分析系统,对目标区域对应的同化后的历史观测数据进行再分析计算,获得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
获取所述目标区域内多个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采集到的实际风速数据,并对所述实际风速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与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存在重合时段;
获取处于所述重合时段内的预选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和处于所述重合时段内的预选实际风速数据,设定初始订正函数为y=a0x+b0,其中,所述x表示处于所述重合时段内某个时刻的预选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y表示理论情况下该时刻对应的订正后的风速数据,a0和b0为设定值;
将每个所述预选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代入所述初始订正函数,获取理论情况下所述重合时段内的订正后的风速数据对应的正交回归目标值,所述正交回归目标值指的是每个理论情况下对应的订正后的风速数据的坐标点到所述预选实际风速数据对应的实际风速数据曲线的距离之和;
对所述a0和所述b0进行不断迭代调整,所述正交回归目标值随之调整,直至将所述预选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代入调整后的所述初始订正函数后,所述正交回归目标值为最小值,确定当前调整后的所述初始订正函数为最终确定的所述订正函数;
根据所述订正函数对所有的所述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进行订正,获取订正后的目标大气风速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目标区域对应的同化后的历史观测数据进行再分析计算,获得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包括:
对目标区域对应的同化后的历史观测数据进行再分析计算,获得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
确定所述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中的异常值,并将所述异常值剔除,获取剔除后得到的待订正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中的异常值,包括:
获取每个所述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与相邻的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的差值;
判断每个所述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是否处于预设风速区间内;
响应于所述差值大于预设阈值或者响应于所述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不处于预设风速区间内,将该再分析大气风速数据确定为异常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实际风速数据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包括:
对所述实际风速数据进行界限值、极值、内部一致性检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订正后的目标大气风速数据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目标区域的目标大气风速数据进行分析,判断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是否满足发电要求;
响应于所述目标区域的风力满足发电要求,将所述目标区域作为发电站备选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能(浙江)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清洁能源分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331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