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动态特性补偿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40064.6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2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涛;郝彬彬;哈菁;李庚伟;周萌;栾东;静雨蔚;童岩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D33/02 | 分类号: | B64D3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高原 |
地址: | 11001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流 预冷 发动机 进口 动态 特性 补偿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变量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动态特性补偿方法。包括:步骤一、在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同一测点的临近位置安装两支非相似余度的进口总温传感器,获取两支非相似余度的进口总温传感器测量值;步骤二、构建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传感器传递函数模型;步骤三、根据两支非相似余度的进口总温传感器测量值以及所述传递函数模型进行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传感器时间常数辨识;步骤四、根据两支非相似余度的进口总温传感器测量值、所述传递函数模型以及所述时间常数,计算出每个计算周期的进口总温输出。本申请能够解决单一传感器带通滤波导致的欠补偿和过补偿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航空发动机变量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动态特性补偿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内外在涡轮发动机射流预冷扩包线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即在进气道加装喷水预冷装置,向进气道中喷入雾化的液态水,通过水蒸发吸热,降低发动机进口总温。航空发动机控制计划依据发动机进口总温进行换算修正,射流预冷控制系统将发动机进口总温作为反馈调节参数调节冷却水量。因喷入进气道的液态水不完全蒸发和汽化,进气道中工作介质由空气变为空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气,甚至有部分未蒸发的液态水滴颗粒。射流时两相流流场复杂,水蒸气以及液态水对发动机进口的常规铂电阻或者热电偶传感器气流温度测量结果的精度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导致对发动机性能结果的失效判定。
目前国内针对温度传感器需要增加防水保护套,并基于惯性原理,利用水滴和气体的惯性差别较大的特点分离水气。但是在测温过程中,传感器要感知被测介质温度的变化,必须与被测介质建立热平衡,因保护套的存在,从被测介质温度改变到传感器感知到被测介质温度变化过程变长,即这种传感器具有较长的响应时间。这使得传感器输入和传感器输出之间的存在较大的动态响应差异。从时域上来说,射流预冷防水温度传感器动态响应误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太长,传感器的输出结果不能正确反映被测信号的快速变化,从而造成测量结果与被测信号之间产生波形畸变,如图1所示,其中实线表示真实信号,虚线为传感器输出信号。从频域上来说,射流预冷防水温度传感器因为保护套的原因导致了动态特性的频带不够宽,幅频特性不平坦,相频特性不是理想的直线,进而导致被测信号中的频谱分量,有的被放大,有的被减小,不同频率分量通过测量系统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衰减和延迟。
在瞬态测量中,射流预冷防水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动态响应误差较大,对传感器的输出进行后处理十分必要,扩宽动态特性的频带,提高传感器的热响应特性,达到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瞬态测温的要求。现有技术中,如图2所示,在传感器输出后增加动态补偿器,常用零极点配置方法进行动态补偿。零极点配置的原理是先将传递函数的零极点求出,观察原传递函数的零极点,随后设计一个补偿器串联在原系统之后,补偿器的作用是将原先系统的时间常数减小,它的分子等于原传递函数的分母,它的分母是将原传递函数的时间常数降低后的原传递函数的分母。所以串联了这个补偿器之后,整个系统的时间常数就被配置成了新的时间常数。这时就相当于将传感器原传递函数的极点转换掉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串联的这个补偿器是一个带通滤波器。通过这种补偿,可以使系统的动态性能得到改善,最终实现输出信号接近原始输入信号X(t)。但是这个新的理想的系统的时间常数仍然和真实的信号有差异,动态误差补偿效果不足,如果使用反滤波极端补偿方法,高频噪声被明显放大。除了欠补偿或者过补偿的问题外,真实传感器射流预冷状态下无法获得真实时间常数数据,目前均利用温度传感器风洞试验获得的时间常数写入数字电子控制器,但是与射流预冷状态下真实时间常数存在误差。
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动态特性补偿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种射流预冷发动机进口总温动态特性补偿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00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行仿生四足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从氟化稀土固废物中回收稀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