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42493.7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6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耿冬路;耿冬波;薛秀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久庄管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6 | 分类号: | F16L9/16;F16L57/06;B29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联科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88 | 代理人: | 史桂芬 |
地址: |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增强 复合 缠绕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包括管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从外到内依次由外管层(8)、外碳纤维层(7)、钢丝网层(6)、连接层(5)、内碳纤维层(4)、内管层(1)和耐磨层(9)组成,所述内管层(1)的内壁上设置有耐磨层(9),所述内管层(1)的外壁上设置有内碳纤维层(4),所述内碳纤维层(4)的外壁上设置有连接层(5),所述连接层(5)的外壁上设置有钢丝网层(6),所述钢丝网层(6)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碳纤维层(7),所述外碳纤维层(7)的外壁上设置有外管层(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2)的两端上均设置有接口连接件(3),所述接口连接件(3)均与管体(2)相匹配,所述钢丝网层(6)的材质采用的是高碳不锈钢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S1:模具制作
根据产品图纸的尺寸进行模具的设计与加工,缠绕管制作模具包括内管模具、内套管模具、外套管模具以及连接件模具,模具在制作加工完毕之后进行尺寸测量与修正,尺寸数据无误的模具即可投入使用;
S2:预浸料切割
在模具设计修正完毕之后,碳纤维预浸料根据模具的尺寸进行裁切成为内碳纤维层(4)和外碳纤维层(7)所使用的尺寸,之后对钢丝网层(6)所使用的材料进行切割;
S3:毛坯成型
预浸料和模具完成之后,将模具内部填充预浸料,并将碳纤维材料一层一层铺设于模具之上,将预浸料压实,保证合模后树脂材料在模具内部的流动性;
S4:加热固化
模具完成之后,将碳纤维配放在热压机之上,在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完成碳纤维缠绕管的固化,得到碳纤维缠绕管雏形,并对碳纤维管体(2)的内壁进行涂覆耐磨涂料,之后将其再次加热固化,使得管体(2)的内管层(1)内部形成耐磨层(9);
S5:脱模完成
将碳纤维缠绕管雏形从脱模设备中取出,然后将其放入成型机之中进行精加工,待加工完成之后得到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模具的制作加工的过程中要确定预留公差管的厚度,模具的材质采用的是高强度钢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的碳纤维材料在预浸料时呈0-90度的角度进行堆叠,碳纤维层的铺设方式根据管体(2)的受力情况进行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步骤中在碳纤维缠绕管雏形成型之后,还需要进行15—20min的保温保压,所述耐磨层(9)所使用的耐磨涂料为碳化钨涂料、碳化铬涂料、碳化钛涂料、碳化氮涂料或者镍包碳化物材料的其中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步骤脱模完成得到纤维增强型复合缠绕管成品之后,对复合产品管成品的两端进行安装接口连接件(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久庄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太仓久庄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24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