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能量管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43311.8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4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1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张链;李涛;李冰倩;张馨竹;董亦彤;靳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63 | 分类号: | H01M10/63;F24S70/20;F24S60/10;H01M10/615;H01M10/613;H01M10/6569;H01M10/48;H01M10/625;H02S40/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桥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0 | 代理人: | 程小艳 |
地址: | 30035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太阳能 光热 一体化 能量 管理 装置 | ||
1.车载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能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以PVT模块(1)为主体,利用由泵(4)和管路组成的工质循环系统将PVT模块(1)收集的热量传递至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储存,通过电池吸放热应用结构的能量蓄/放对电池进行温度控制,进一步将收集的多余能量提供给其他使用侧,热能储存在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中,热能与电能之间进行转化利用,电能储存在蓄电池(5)中,再将储存电能提供给泵(4)、控制系统(3)以及其他应用端(6);
所述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利用工质循环系统向应用端(6)释放热量;
所述PVT模块(1)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玻璃盖板(7)、空气层(8)、集热板(9)、管路(10)、保温层(11),通过玻璃盖板(7)入射的太阳光把光能转化成热能,工质流经管路(10)进行集热,并将收集的热能传递至下一模块,通过保温层(11)进行保温;
控制方法如下:
所述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由相变材料(16)与管路A(15)组成,管路A(15)在相变材料(16)内部铺设,相变材料(16)包裹全部管路A(15),不断吸收管路A(15)热量,直至储存足够多的热量,与PVT模块(1)联合作用,为电池的温度控制需要或其他应用端需求提供热能或电能,高效利用能量;
夏季当电池温度大于40℃时,控制系统(3)发出信号,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及电池吸放热应用结构开始工作,同时也控制泵(4),利用工质在管路(10)中的流动,通过相变材料进行吸热,使电池降至合适温度;
冬季当电池温度小于10℃时,控制系统(3)发出信号,控制PVT模块(1)开始集热,相变材料储能模块(2)及电池吸放热应用结构开始工作,同时也控制泵(4),利用工质在管路(10)中的流动,通过相变材料进行放热,使电池升至合适温度;PVT模块所收集能量使用后,其多余能量通过工质循环系统传递至储能模块进行储存,收集剩余能量直接进行热能利用以供应用端;通过PVT模块获得的电能,利用蓄电池储存,根据应用端的需求不同,储存在蓄电池的电能可为泵以及控制系统提供电能,并且在其他应用端需要使用时释放电能;
过渡季电池温度控制在10-40℃以满足车辆正常运行,由PVT及相变材料所收集的多余能量通过工质循环系统传递至储能模块进行储存,直接进行热能利用以供应用端;或将电能利用蓄电池进行储存,为控制系统、泵以及其他应用端提供能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能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吸放热应用结构以相变材料(20)包裹电池包(18)的形式布置,配以盖板(17),同时管路B(19)以S型或其他形式围绕电池包,通过工质从管路入口B(21)到管路出口B(22)的流动,保证电池包的温度均匀的被加热或降温,达到电池包工作性能稳定,高温时相变材料进行吸热,低温时相变材料进行放热,剩余能量直接供给使用者使用或进行储备,继而供应其他应用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太阳能光伏光热一体化能量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用于各种车型,PVT模块(1)可放置在车辆不同位置,如前机盖(23)、车顶(24)、车辆后玻璃(25)、后机盖(26)、尾翼(27),放置于后玻璃(25)时,选用透明盖板以及透明吸热涂料;相变材料(16)及其他配件可安装于车体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33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