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1512.X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02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杰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加热 水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包括外杯体,所述外杯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杯体,所述内杯体的底部与外杯体内部的底部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底部放置有自发热包。该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外杯体和内杯体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加热腔,加热腔用于摆放自发热包,通过自发热包遇水发热对内杯体进行加热,解决了在外不能喝到水的烦恼,同时在停电环境下,依旧能够喝到热水,实用性高,内杯体的内外壁为弧段结构,弧段结构能够抑制水波,使得内杯体中的水不易洒出,稳定性好,其中,外杯体为双层中空结构,内杯体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内杯体便于进行热传导,双层中空结构的外杯体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便于握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
背景技术
水杯通常是人们盛装液体的容器,平时可用来喝茶、喝水、喝饮料等。水杯是一种大多数情况下用来盛载液体的器皿。通常用塑胶、玻璃、陶瓷或不锈钢制造,在餐厅打包饮料,则常用纸杯或胶杯盛载。杯子多呈圆柱形,上面开口,中空,以供盛物。因杯开口,杯内液体易被四周尘埃污染,所以当长时间放置,多用杯盖遮掩。
现如今大多的一次性水杯结构简单,只具备盛水的功能,不具备加热的功能,在户外或者在停电的情况下,不能够喝到热水,功能性较差,有待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如今大多的一次性水杯结构简单,只具备盛水的功能,不具备加热的功能,在户外或者在停电的情况下,不能够喝到热水,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包括外杯体,所述外杯体的内部设置有内杯体,所述内杯体的底部与外杯体内部的底部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加热腔的底部放置有自发热包,所述外杯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托块,所述内杯体的顶部设置有杯沿,所述杯沿的外侧开设有泄压口。
优选的,所述外杯体的深度大于内杯体的高度,且内杯体的底部与所述外杯体内部的底部之间间距不少于1.8cm,外杯体和内杯体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加热腔,加热腔用于摆放自发热包。
优选的,所述托块与外杯体为一体化结构,且托块为环形结构,通过设置的托块对内杯体进行限位托起。
优选的,所述杯沿的底部与托块的顶部贴合连接,便于将内杯体托起。
优选的,所述泄压口呈三角状结构,所述泄压口与加热腔相通,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向内杯体中倒水,内杯体倒满之后继续倒一部分水,过载的水通过泄压口流入到加热腔中,加热腔内部的自发热包遇水发热,对内杯体内部的水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加热腔内部的压力通过泄压口排出,防止内杯体被顶起晃动。
优选的,所述内杯体的内外壁为弧段结构,弧段结构能够抑制水波,使得内杯体中的水不易洒出,稳定性好。
优选的,所述外杯体为双层中空结构,所述内杯体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内杯体便于进行热传导,双层中空结构的外杯体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便于握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整体设置有内杯体和外杯体,外杯体和内杯体之间的高度差形成加热腔,加热腔用于摆放自发热包,使用过程中,通过自发热包遇水发热对内杯体进行加热,适用于多种环境,解决了在外不能喝到水的烦恼,同时在停电环境下,依旧能够喝到热水,实用性高;
2、该便携式自加热的水杯,内杯体的内外壁为弧段结构,弧段结构能够抑制水波,使得内杯体中的水不易洒出,稳定性好,其中,外杯体为双层中空结构,内杯体为单层结构,单层结构的内杯体便于进行热传导,双层中空结构的外杯体具有一定的隔热作用,便于握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杰,未经张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15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