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19318.4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午骏;梁建东;邓丽娟;陈彩华;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71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动 操作 快速 起降 止车桩 | ||
1.一种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主要由壳体(1)、桩柱(2)、锁销(3)组成一个独立单元组件,桩柱(2)安装在壳体(1)内,壳体(1)安装在地面以下,壳体(1)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桩柱(2)能够在壳体(1)内上下移动,桩柱(2)的上部设有上锁孔(4),下部设有下锁孔(5),若干个组件单元并列一排,组成活动的车辆通行或限行的装置;桩柱(2)落下时,桩柱(2)嵌入到壳体(1)内,锁销(3)插入上锁孔(4),桩柱(2)顶面与地面平齐;桩柱(2)升起时,锁销(3)插入下锁孔(5),桩柱(2)高出地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销(3)设有锥度,对应锁销(3)的壳体(1)上设有锁销座(6),锁销座(6)有与锁销(3)相同的锥度,止上锁孔(4)和下锁孔(5)也有与锁销(3)相同的锥度,锁销(3)采用锁柄(7)与锁杆(8)连接,锁销(3)与锁柄(7)之间设有压簧(9),锁销(3)插入上锁孔(4)或下锁孔(5)时,在压簧(9)的作用下,形成过盈配合,带有锥度的锁销(3)紧紧嵌入锁销座(6)、上锁孔(4)或下锁孔(5),将桩柱(2)锁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的内壁带有滑槽(10),桩柱(2)外侧的下部带有滑榫(11),滑榫(11)与滑槽(10)为间隙配合,桩柱(2)在壳体(1)上下移动,滑榫(11)和滑槽(10)起到桩柱(2)在壳体(1)内的定位作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锁柄(7)连接锁杆(8)嵌在锁销腔(12)内,锁杆(8)通过锁柄(7)带动锁销(3)在锁销腔(12)内移动,锁销腔(12)内设有导杆(13),锁柄(7)对应导杆(13)的位置设有导杆孔(14),导杆(13)穿入导杆孔(14)内滑动配合,锁杆(8)采用万向节(15)与推拉杆(16)连接,推拉杆(16)嵌在推拉杆槽(17)内,推拉杆(16)能在推拉杆槽(17)内移动,推拉杆(16)采用万向节(15)将锁杆(8)串接延伸至操作杆(18),扳动操作杆(18)带动推拉杆(16)移动,控制锁销(3)的插入和拔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外围设置有锚固榫(19),使壳体(1)牢固地固定在基础(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上部设有定位珠(21),定位珠(21)采用带弹簧的调节钮(22)向桩柱(2)顶压,桩柱(2)的顶部设有拉环(23),桩柱(2)在落下状态下锁销(3)拔出时,上提拉环(23)能将桩柱(2)拉起,拉至最高位置时,桩柱(2)的下部对应定位珠(21)的位置设有定位穴(24),定位珠(21)在弹簧的作用下嵌在定位穴(24)内,防止壳体(1)自重下落,起到临时定位作用,使锁销(3)对准下锁孔(5),便于锁销(3)插入下锁孔(5);桩柱(2)在升起状态下锁销(3)拔出时,下压桩柱(2)至最低位置时,壳体(1)下部内侧设置有凸台(25),桩柱(2)的底部抵在凸台(25)上,使锁销(3)对准上锁孔(4),便于锁销(3)插入上锁孔(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壳体(1)顶部设置有压板(26),壳体(1)顶部内侧与桩柱(2)的外壁之间设置有密封胶圈(27),密封胶圈(27)在压板(26)的挤压下将壳体(1)与桩柱(2)之间的缝隙密封,避免雨水流入壳体(1)内。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动操作的快速起降止车桩,其特征是:所述的锁销腔(12)和推拉杆槽(17)下设置有垫层(28),锁销腔(12)和推拉杆槽(17)采用膨胀螺栓固定在垫层(28)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193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热雾化组件、加热雾化装置及其电子雾化器
- 下一篇:一种射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