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19565.4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吴芳;孙永明;顾晓峰;王飞;汪院生;宋晓恒;朱奕;吴健;陈君仪;吴人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E02B3/10;E02B3/06;E02D17/20;E02D5/74;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151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透水 生态 护岸 | ||
1.一种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用于在坡岸(1)和水域(2)之间防止水土流失,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固坡组件(3),所述固坡组件(3)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坡岸(1);
第一生态框组件(4),所述第一生态框组件(4)设于所述坡岸(1)和所述水域(2)之间,包括位于顶端的多个集成植物盆(41)和设于所述多个集成植物盆(41)下方的透水挡土消浪组件(42),所述透水挡土消浪组件(42)连接于所述固坡组件(3);
第二生态框组件(5),所述第二生态框组件(5)设于所述水域(2)内,包括位于顶端的多个植物框(51)和设于多个所述植物框(51)下方的阻拦消浪格栅组件(52);所述阻拦消浪格栅组件(52)连接于所述透水挡土消浪组件(42)并与其形成水生动物栖息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抗力锚杆(6);
所述固坡组件(3)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坡组件(3)沿所述坡岸(1)向所述水域由高向低依次设置;
所述多个抗力锚杆(6)连接于多个所述固坡组件(3)、所述第一生态框组件(4)和所述第二生态框组件(5)的至少其中之一,且插设于所述坡岸(1)下方的基地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固坡组件(3)呈格栅结构,每个所述固坡组件(3)包括多个第一锚桩(31)和多个第一连接板(32),每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2)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一锚桩(31)之间,相邻的所述固坡组件(3)的所述第一锚桩(31)一一对应,且通过第二连接板(33)连接;
所述第一锚桩(31)为筒形,所述第一锚桩(31)的外周设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四个卡接槽(311),所述第一连接板(32)和所述第二连接板(33)的端部均设有第一凸条,所述第一凸条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
所述抗力锚杆(6)插接于所述第一锚桩(31)内;
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为弧形,所述第一连接板(32)上部设有多个第一导流孔(321),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下部设有第一镂空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挡土消浪组件(42)包括多个第二锚桩(421)和多个第三连接板(422),每个所述第三连接板(422)设于相邻的所述第二锚桩(421)之间;
每个所述第二锚桩(421)和与所述透水挡土消浪组件(42)相邻的所述固坡组件(3)的所述第一锚桩(31)一一对应,且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板(33)相互连接,所述第二锚桩(421)与所述第一锚桩(31)结构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板(422)包括上部板和下部镂空板,所述上部板包括第一板单元和第二板单元,所述第一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单元均包括一对第一侧面和一对第二侧面,一对所述第一侧面为相对设置的弧形面,所述第一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单元的相对的所述第二侧面为弧面,且相互扣合使所述第一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单元的连接处呈椭圆形筒或圆筒,所述第一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单元的相背的所述第二侧面设有第二凸条(425),以与所述第二锚桩(42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合式透水生态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单元和所述第二板单元的所述第一侧面设有多个第二导流孔(423),所述椭圆形筒或圆筒上设有沿竖直方向均布的多个透水孔(424);
所述第一板单元的一对所述第一侧面之间、所述第二板单元的一对所述第一侧面之间均设有消浪板,所述消浪板包括筒形板(426)、由所述筒形板(426)的外周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或所述第二侧面的多个固定板(427)、由所述筒形板(426)的内周向其中部呈向心涡轮状伸出的多个涡流板(428);
所述第二导流孔(423)贯穿一对所述第一侧面之间的所述筒形板(426)和所述涡流板(428);
所述筒形板(426)和多个所述固定板(427)之间、所述筒形板(426)和多个所述涡流板(428)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滤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太湖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1956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应用于烟弹管后模的镶件
- 下一篇:一种联动互锁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