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36838.6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91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新;吕海旭;车显程;武佩琦;那日汗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D15/00 | 分类号: | F24D15/00;F24D19/00;F28D20/02 |
代理公司: | 济南鼎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45 | 代理人: | 白守畔 |
地址: | 010051 内蒙古***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双排管 相变 蓄热 供暖 末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属于供暖装置技术领域,包括沿墙面竖直方向设置的排管,所述排管由相变储热材料包裹,所述排管设有两根,两根排管并排设置,所述相变储热材料的两侧包裹有相变体外壳。本实用新型示例的供暖末端装置,有效满足了建筑运行中的能耗需求,同时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年)》中指出,建筑全过程能耗包含建材生产阶段能耗、建筑施工阶段能耗和建筑运行阶段能耗三大部分,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能耗总量为21.47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46.5%,建筑运行阶段能耗10亿吨标准煤,该部分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占21.7%,由上述数据可见,建筑能源消耗在整体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重,降低建筑能耗能有效降低我国的整体能源消耗。
在建筑运行阶段,不仅能耗量大,还具有能源需求形式多样、用能密度大、能源需求量峰谷差异大、负荷利用小时数高、用能经济成本高等特点。近几年随着清洁能源使用理念的推广和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单元接入建筑能源系统日益增多,但是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一非常明显的缺点,就是其多为不可调度的发电单元,发电量容易受天气影响,具有较强的间歇性和随机波动性,与负荷需求难以匹配。因此,充分考虑不同能源的特点,合理规划不同能源的使用,形成多能互补的建筑能源系统既满足建筑运行中的能耗需求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有效满足了建筑运行中的能耗需求同时又能有效提升建筑节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包括沿墙面竖直方向设置的排管,所述排管由相变储热材料包裹。
进一步的,所述排管设有两根,两根排管并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储热材料的两侧包裹有相变体外壳。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体外壳靠近室内的一侧设置有强化辐射涂层。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体外壳靠近室外一侧从内向外依次设有保温层、绝缘层、外墙及外墙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层为聚乙烯泡沫保温层。
进一步的,所述排管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通过循环泵与所述排管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水箱连接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采用太阳能、风能或燃气加热。
进一步的,所述排管的布管方式为螺旋迂回形布管方式。
进一步的,所述相变储热材料为石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本装置通过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为热源,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通过双排管相变蓄热对建筑物室内进行供暖,有效通过利用太阳能等能源平衡室内温度的波动,提高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度,整个的采暖过程完全不依赖化石能源,供暖时间长,运行成本低;
2、本实用新型示例的装配式双排管相变蓄热供暖末端装置,采用双排管蓄热结构,两根管道供回水温度保持一致。当辅助热源供给充足时,两侧排管并排,供回水温度保持一致,外侧排管主要向房里辐射供热,内侧排管将热量储存与相变蓄热材料当中。同水平位置,两排由于温度相同,外侧排管可降低内侧排管蓄热时对外界的辐射,提高蓄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未经内蒙古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68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材料科学用实验材料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腰靠体的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