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测试组件、电池组件、充电组件及用电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39173.4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1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泽鸿;杜强;黄彩虾;肖仲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5 | 分类号: | G01R31/385;G01R1/073;H01M10/4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汉坤律师事务所 11602 | 代理人: | 王其文;张涛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测试 组件 充电 用电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测试组件、电池、充电组件及用电设备。电池单体包括:正极探针,所述正极探针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负极探针,所述负极探针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和测试件,所述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探针的第二端均与所述测试件电连接,所述测试件通过测试所述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所述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来测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根据本申请的电池测试组件、电池、充电组件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因电池测试过程不稳定而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测试组件、电池组件、充电组件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池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测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作为电池电压,并根据所测试的电压对电池进行保护,以保证电池的使用安全。如电池测试过程不稳定,将影响所测试的电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而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测试组件、电池组件、充电组件及用电设备,能够避免因电池测试过程不稳定而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测试组件,包括正极探针、负极探针和测试件。正极探针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负极探针的第一端用于与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均与测试件电连接,测试件通过测试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来测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这样的电池测试组件,使测试件通过测试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测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而避免通过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连接的正极探针的第一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一端之间的电压,从而避免由于电解液污染或电解液蒸汽结晶物造成正极探针的第一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一端的之间的电压不准确或不稳定而导致的所测试的电压不准确或不稳定的问题,进而避免因电池测试过程所测试的电压不准确或不稳定影响电池的安全使用。同时,由于通过测试件测试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作为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在电池充电过程中,所测试的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较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实际电压大,基于所测试的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判断充电过程中的电池电压是否达到截止电压,有效降低了电池过充的风险;同样,在放电过程中,所测试的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较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实际电压小,基于所测试的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之间的电压判断放电过程中的电池电压是否达到截止电压,有效降低了电池过放的风险,进一步提升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探针的第一端的尺寸大于正极探针的第二端的尺寸,并且负极探针的第一端的尺寸大于负极探针的第二端的尺寸。通过将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均设置为第一端的尺寸较第二端的尺寸大,使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分别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接触面积大,降低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与电池之间的接触电阻并且该接触电阻稳定,避免测试过程中在接触电阻上消耗过多电压,同时提升所测试过程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中的至少一者为圆柱形凸台结构。通过将正极探针和负极探针设置为圆柱形凸台结构,使电池测试组件的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制造。
在一些实施例中,正极探针的第二端和负极探针的第二端均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接触部用于与外电路电连接,第二接触部用于与所述测试件电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在电池使用过程中,使在电池正极上实现与外电路连接以传输电流的功能的电流传输探针和实现与测试件电连接以测试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电压的功能的电压采样探针通过同一正极探针实现,同样,在电池负极上的电流传输探针和电压采样探针通过同一负极探针实现,减少电池使用过程中设置的探针数量,简化探针设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91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自动滚牙机
- 下一篇:一种塑料制品注塑用脱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