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3153.4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34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黄福贤;邵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骏宏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6/45 | 分类号: | B62M6/45;B62M6/80 |
代理公司: | 广东聚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98 | 代理人: | 马旸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动车 控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包括下管,所述下管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头管,所述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上管,所述上管一端设有后管,且后管与下官之间设置有中控器盒,所述有中控器盒顶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口,且第一过线口与下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控器盒内部位于第一走线口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中央控制面板的第一容置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将电动车上所需使用的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放置在容置仓中,避免现有电动车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外挂,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电路线束与控制面板杂乱无章,不便于集中对线束与控制面板的检修和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
背景技术
车架是整辆车的骨架,车架重点在于管材的粗细和管壁厚度,还有前后车架的铰链连接部分的设计强度。
由于电动车上所需使用的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外挂,不仅不美观,极易导致电路线束与控制面板杂乱无章,也不便于集中对线束与控制面板的检修和维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来解决由于电动车上所需使用的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外挂,不仅不美观,极易导致电路线束与控制面板杂乱无章,也不便于集中对线束与控制面板的检修和维护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电动车中置控制器盒,包括下管,所述下管一端顶部固定连接有头管,所述头管一侧固定连接有上管,所述上管一端设有后管,且后管与下官之间设置有中控器盒,所述有中控器盒顶部开设有第一过线口,且第一过线口与下管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中控器盒内部位于第一走线口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中央控制面板的第一容置仓,所述第一容置仓的一侧内部设有五通管,所述五通管外部沿周向环绕固定连接有三个支板,三个所述支板一端均延伸至中控器盒内壁并与中控器盒内壁形成用于容纳电线的第二容置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装置可通过第一容置仓放置电动自行车所使用的中央控制面板,以及利用第二容置仓容纳电动车内部的电路线束,同时利用第一走线口与第二走线口便于下管、后管以及上管内部线束之间的走路,该装置能通过中控器盒内部设置有容置仓,可有效放置电动车上所需使用的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避免现有电动车中央控制面板以及电路线束外挂,不仅不美观,而且存在电路线束与控制面板杂乱无章,不便于集中对线束与控制面板的检修和维护。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中控器盒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箱盖与第二箱盖。
进一步,所述第一箱盖为塑料制品。
进一步,所述第二箱盖为铝制材料。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第一箱盖为塑料制品,第二箱盖为铝制材料,便于加工生产。
进一步,所述支板内部开设有第二过线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中控器盒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中控器盒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箱盖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箱盖正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下管,2、头管,3、上管,4、后管,5、中控器盒,5 0 1、第一走线口,5 02、第一容置仓,503、支板,5 04、五通管,5 05、第二容置仓,506、第二走线口,6、第一箱盖,7、第二箱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骏宏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骏宏达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31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设备连接线
- 下一篇:一种液控阀式水泵站水锤防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