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菌负压放血针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9991.2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457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敏;付至江;秦晓洁;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8 | 分类号: | A61M1/08;A61H9/00;A61H39/08;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殷桂亭 |
地址: | 646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放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菌负压放血针,它包括罐体、密封塞和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贯穿密封塞的轴心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拉杆的顶部贯穿罐体的顶面与罐体形成活塞结构,所述拉杆内部设有与拉杆的轴线重合的针槽,所述针槽内设置有与拉杆等长的扎针,所述扎针的顶端安装有按压柄,所述拉杆外壁还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限位块。本实用新型将针刺放血与拔罐理疗合二为一,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可通过对负压档位的操作,来对放血量的多少进行有效控制,使操作更加精确便捷;通过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局部反复针刺,从而降低局部感染的风险,同时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学理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菌负压放血针。
背景技术
放血疗法是中医外治常见手段之一,用针具对穴位、浅表络脉或者小血管等进行轻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其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且效果较好,受到越来越多医务工作者的认可。临床中常用的放血针具有三棱针、梅花针、针头、放血笔等;放血的方法有点刺、散刺、叩刺等多种操作手法。针罐法是针刺后加拔火罐放血的一种治疗方法,也是临床中非常常见且适用的一种操作手法。本法适用于病灶范围较大的丹毒、神经性皮炎、急性腰、膝、髋、软组织损伤等疾病的治疗。
行业标准操作规程要求:先对患处采用围刺或散刺的方式使局部出血,然后再对针刺部位进行拔罐。对于每个患者都需要进行针刺-拔罐或针刺-针刺-拔罐等方式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针具及罐的反复起落极易造成器械的污染;如果操作过程不够熟练会出现针刺不出血、拔罐失败等情况发生,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对于针刺深度未进行定量评估,出血多少无法定量,甚至会造成患者进一步损伤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无菌负压放血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菌负压放血针,包括罐体、密封塞和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贯穿密封塞的轴心与密封塞固定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面设有开口,所述拉杆的顶部贯穿罐体的顶面与罐体形成活塞结构,所述拉杆内部设有与拉杆的轴线重合的针槽,所述针槽内设置有与拉杆等长的扎针,所述扎针的顶端安装有按压柄,所述拉杆外壁还设有若干竖向排列的卡槽,所述卡槽内壁通过第二弹簧连接有限位块。
进一步的,所述针槽的上端设置有供扎针穿过的限位挡板,所述按压柄和限位挡板之间设有第一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拉杆的上端安装有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有三个,三个卡槽等间距分布于拉杆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块的顶面位于拉杆外部的部分为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卡槽的槽口和限位块的尾部均设置有限位装置,其中限位块的尾部限位装置直径大于卡槽槽口的限位装置的开口大小。
进一步的,所述针槽的顶端槽口和按压柄的尾部均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顶面开口设置有密封胶圈。
进一步的,所述罐体为透明玻璃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针刺放血与拔罐理疗合二为一,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2、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负压档位的操作,来对放血量的多少进行有效控制,使操作更加精确便捷;
3、本实用新型通过减少操作过程中的局部反复针刺,从而降低局部感染的风险,同时可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未经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99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筛选功能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
- 下一篇:药品检验用分析滴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