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2567.3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杜江涛;陈吉明;柴生虎;黄秦;聂昌男;乔安文;李志富;李青;邹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E21D20/02;E21D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地 应力 隧洞 施工 支护 结构 | ||
1.一种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支撑主体(1)、喷锚支护组件(2)和支撑杆组件(3);
所述支撑主体(1)设置在喷锚支护组件(2)的内侧,用于承载喷锚支护组件(2)传递到支撑主体(1)上的力并且分散到支撑杆组件(3)上;
所述喷锚支护组件(2)设置在支撑主体(1)的外部并且处于隧道内侧,用于加固结构构面和层面;
所述支撑杆组件(3)设置在支撑主体(1)内的上侧,用于分散支撑主体(1)传递的力;
所述支撑杆组件(3)包括支撑杆(4)、分力杆单元、传力杆单元,所述支撑杆(4)沿水平向设置在支撑主体(1)内框内,所述传力杆单元一端与支撑杆(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主体(1)连接,所述分力杆单元依次串接传力杆单元并且两端与支撑杆(4)和支撑主体(1)连接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力杆单元包括第一传力杆(5)、第二传力杆(6)、第三传力杆(7)、第四传力杆(8),所述第一传力杆(5)垂直设置并且一端设置在支撑杆(4)的中心位置,另一端设置在支撑主体(1)上,所述支撑杆(4)和支撑主体(1)之间设有第二传力杆(6)、第三传力杆(7)、第四传力杆(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力杆单元包括第二传力杆(6)、第一分力杆(10)、第二分力杆(11)、第三分力杆(12)和第四分力杆(13);所述第一传力杆(5)和第二传力杆(6)中点之间布置第一分力杆(10),所述第二传力杆(6)和第三传力杆(7)中点之间布置第二分力杆(11),所述第三传力杆(7)和第四传力杆(8)中点之间布置第三分力杆(12),所述第四传力杆(8)和支撑主体(1)边框设有第四分力杆(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的左右两端焊接于支撑主体(1)内部,所述第一传力杆(5)纵向焊接固定在支撑杆(4)与支撑主体(1)顶部中点;所述第二传力杆(6)、第三传力杆(7)和第四传力杆(8)倾斜焊接固定在支撑杆(4)和支撑主体(1)之间;所述第一分力杆(10)倾斜焊接固定在第一传力杆(5)和第二传力杆(6)中点之间;所述第二分力杆(11)倾斜焊接固定在第二传力杆(6)和第三传力杆(7)中点之间;所述第三分力杆(12)倾斜焊接固定在第三传力杆(7)和第四传力杆(8)中点之间;所述第四分力杆(13)倾斜焊接固定在第四传力杆(8)和支撑主体(1)边框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力杆(6)、第三传力杆(7)、第四传力杆(8)、第一分力杆(10)、第二分力杆(11)、第三分力杆(12)、第四分力杆(13)以第一传力杆(5)为对称轴对称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1)固定在喷锚支护组件(2)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锚支护组件(2)包括混凝土支护(14)和锚杆(9),所述锚杆(9)设置若干个并且沿混凝土支护(14)的轮廓间隔设置,所述锚杆(9)的一端设置在混凝土支护(14)内,另一端延伸到隧道侧壁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锚支护组件(2)中锚杆(9)的数量为15根,呈梅花型布置于混凝土支护(14)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高地应力下隧洞施工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支护(14)采用钢纤维混凝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25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排绣花机
- 下一篇:固体催化剂的补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