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1705.4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2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沈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诚富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4 | 分类号: | H02K9/04;H02K9/08;H02K9/16 |
代理公司: | 苏州欣达共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5 | 代理人: | 杨寒来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新能源 汽车 电机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所述散热装置本体外壁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控制面板,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一侧的中心开设有电机固定腔,所述电机固定腔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吸热腔室,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一侧中心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电机固定腔相对应的降温腔室。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吸热腔室中安装有两个进风格栅组件,出风格栅组件包括多个导风板和摇杆,在降温腔室中安装有两个出风格栅组件,可以在热风或者冷却风流动方向的作用下,分别形成单向流通,避免了热风在吸热腔室中发生回流和冷却风在降温腔室中发生回流,进而保证了散热的性能和可靠性,同时也能提高冷凝室内的冷凝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
新能源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电机会发热,而现在大部分散热器都采用风冷散热器,即是使用散热风扇对电机表面吹,然后热量发散到机箱内或者机箱外,保证电机的温度正常。但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不能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使其形成热流风,再将热流风经过降温后变成冷却风,再将冷却风吹到电机表面进行散热处理,从而造成散热效率较低,而且不利于能源的循环利用,能耗损失较大;而且在散热工作过程中,容易形成冷热风的交叉汇流,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散热效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不能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行收集使其形成热流风,再将热流风经过降温后变成冷却风,再将冷却风吹到电机表面进行散热处理,从而造成散热效率较低,而且不利于能源的循环利用,能耗损失较大;而且在散热工作过程中,容易形成冷热风的交叉汇流,从而会影响到电机的散热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机散热装置,包括散热装置本体,所述散热装置本体外壁的前端中心安装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用来控制散热装置本体的散热工作,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一侧的中心开设有电机固定腔,电机固定腔用来固定电机,所述电机固定腔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吸热腔室,通过吸热腔室将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吸到热风管中,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一侧中心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与电机固定腔相对应的降温腔室,降温腔室用来将热风管中的热风通过冷风管进行冷却后经由降温腔室吹到电机表面进行二次降温,所述散热装置本体一侧中心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降温腔室相对应的导流聚风板,导流聚风板可以保证从降温腔室中吹出的冷却风可以精准的流经电机表面,两个所述吸热腔室和降温腔室一侧的中心均嵌合有防护网,防护网可以起到防尘作用,两个所述吸热腔室内壁中心均安装有吸热扇片组件,吸热扇片组件用来将电机工作产生的热量吸入吸热腔室中,两个所述吸热腔室远离防护网的内壁中心安装有两个进风格栅组件,进风格栅组件可以对通过吸热腔室的热量风的流向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两个所述降温腔室内壁中心均安装有吹风扇片组件,吹风扇片组件用来将经过冷风管冷却后的风通过降温腔室吹到电机的表面,两个所述降温腔室远离防护网的内壁中心安装有两个出风格栅组件,出风格栅组件可以在降温腔室中对冷却风的流向起到单向导通的作用;
所述散热装置本体内壁中心开设有与吸热腔室和降温腔室相对应的冷凝室,冷凝室用来对热风管和冷风管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冷凝室内壁中心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安装有分区控温网,分区控温网用来分隔开冷凝组件和冷风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诚富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诚富鸿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17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蚀重载机体轴承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的防汛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