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口笛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4127.X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14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强 |
主分类号: | G10D7/02 | 分类号: | G10D7/02;G10D9/0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佳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47 | 代理人: | 陈文丽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孔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孔口笛,涉及乐器领域。该单孔口笛包括主壳体,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有一呈梭形的气鸣共鸣声腔,且所述的气鸣共鸣声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的主壳体。所述的主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气鸣共鸣声腔的共鸣腔相连通的笛膜共振腔,所述的笛膜共振腔内设置有笛膜。该单孔口笛在原有声腔的基础上增加前置的吹嘴腔,且共同形成了梭形的气鸣共鸣声腔,尾部增加了一个喇叭状的收音尾腔,不仅优化了音色,使声线更加细腻,音域更加宽泛,而且增加了吹奏时的舒适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乐器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单孔口笛。
背景技术
笛子作为一种便于携带、演奏的乐器,深受大众喜爱;但目前的笛子学习起来较为复杂,需要识谱、学习演奏方法,练习指法等,不能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娱乐,需要专业学习才能演奏。
为此专利号为2015210431846(名称为单孔口笛)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孔口笛,该单孔口笛便于人们演奏娱乐使用,不用背谱子,不用学乐理,不用练指法,熟悉旋律便能轻松演奏曲目。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目前的口笛发声的音色较差,声线相对粗糙,无法满足人们对专业演奏效果的要求,削减了人们的喜爱热度。
第二,目前的口笛的开口大的一端为演奏端,演奏时需要口含演奏端,不仅舒适感差,也不利于演奏时对气流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单孔口笛,该单孔口笛采用梭形气鸣共鸣声腔,不仅优化了音色,使声线更加细腻,而且增加了吹奏时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孔口笛,包括主壳体,所述的主壳体内设置有一呈梭形的气鸣共鸣声腔,且所述的气鸣共鸣声腔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的主壳体;
所述的主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气鸣共鸣声腔的共鸣腔相连通的笛膜共振腔,所述的笛膜共振腔内设置有笛膜。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后端设置有尾端壳体,且所述主壳体的后端部插入到所述的尾端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尾端壳体呈喇叭状。
进一步地,所述主壳体的所述发声筒内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的发声筒内设置有与所述的发声筒同轴布置的压盖,且所述的笛膜被压紧在所述的压盖和第一凸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压盖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凸台,所述的笛膜被压紧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发声筒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向下压紧所述压盖的端盖。
进一步地,所述端盖的上端板呈镂空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压盖内位于所述笛膜的上方设置有限位架。
进一步地,所述的限位架呈十字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发声筒与主壳体之间采用分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单孔口笛在原有声腔的基础上增加前置的吹嘴腔,且共同形成了梭形的气鸣共鸣声腔,不仅优化了音色,使声线更加细腻,而且增加了吹奏时的舒适度。
2、该单孔口笛采用梭形气鸣共鸣声腔,使气息更稳定,更容易控制,声线更平稳,音域更宽泛。
3、通过在气鸣共鸣声腔的尾部设置呈喇叭状的收音尾腔,能够使气流平稳的过度到外界,消除杂音,保证整体声线的稳定和音色纯净,不容易破音。
4、通过在压盖上设置用于控制笛膜振幅的限位架,可以限制笛膜震动时的最大振幅,有利于保护笛膜,延长笛膜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强,未经张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41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吸收变压器绝缘油的装置
- 下一篇:挡土墙单侧立模支撑加固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