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电保护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4517.7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42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徐东;徐良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东 |
主分类号: | H01R13/713 | 分类号: | H01R13/713;H01R13/46;H01R13/633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姜新华 |
地址: | 223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具体涉及漏电保护插头领域,包括插头,所述插头的底面设有导线,所述插头的外表面插设有漏电保护按钮,所述挡板与防护罩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拉伸弹簧,所述插头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护罩,以及插头两侧均开设的限位槽,和防护罩两侧插设的限位栓,可以使防护罩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护插头并且能够快速的将插头从插座拔下,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当该装置正常使用时,首先将防护罩按向插头,当防护罩按下时会挤压到漏电保护按钮,首先就会使插头在漏电保护按钮按下的作用下被阻断电流,接着在防护罩处于被按下的状态时,用两个手指捏住限位栓,插进限位槽,将插头整体被拔出插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漏电保护插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背景技术
“漏电保护插头”也称为“剩余电流保护插头”,当电器漏电时,在电气回路中,必然会有一部分电流不是从火线经中线流回变压器,而是经地线或人体等“导电体”流入大地,构成主电路以外的一个“支流”,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漏电”,当这部分电流经人体流入大地时候,就造成人触电,“漏电保护插头”的作用是当该插头所接的电器,如果出现漏电时,在漏电流还未达到伤害人体的电流量之前就自动将电源切断,保护人身安全。
现有的漏电保护插头普遍安装在容易出现易导电漏电的环境中,尤其是卫生间的花洒处设有漏电保护插头,但是真正出现漏电情况时,并不能及时的将插头从插座处拔掉,因此还是会有潜在的危险在内,现提出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保护插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漏电保护插头,包括插头,所述插头的底面设有导线,所述插头的外表面插设有漏电保护按钮,所述插头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外表面两侧均插设有限位栓,所述限位栓的外表面套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防护罩内壁之间设有两个拉伸弹簧,所述插头的两侧面均开设有限位槽。
优选的,所述插头的两侧面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防护罩的内壁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与导向槽滑动连接的滑块。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下表面开设有与导线紧密贴合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垫。
优选的,所述滑块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导向槽的内壁开设有两个与挡块滑动连接的滑槽,且导向槽和滑槽为一体式,并且呈十字状。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的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两侧面均开设有穿插槽,所述限位槽位于导向槽内壁一侧,所述限位栓贯穿穿插槽延伸至限位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外表面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拉伸弹簧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且拉伸弹簧的另一端与防护罩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导向槽、滑块、穿插槽、限位槽以及限位栓均设有四个,且呈上下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设置防护罩,以及插头两侧均开设的限位槽,和防护罩两侧插设的限位栓,可以使防护罩在使用的过程中,防护插头并且能够快速的将插头从插座拔下,避免意外情况发生,当该装置正常使用时,首先将防护罩按向插头,当防护罩按下时会挤压到漏电保护按钮,首先就会使插头在漏电保护按钮按下的作用下被阻断电流,接着在防护罩处于被按下的状态时,用两个手指捏住限位栓,插进限位槽,将插头整体被拔出插座。
2、通过设置插头外表面的导向槽,以及防护罩内壁两侧的滑块,可以便于防护罩准确的滑向插头,不会因为晃动而不罩在插头的外表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装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东,未经徐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45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玩具车运输车和可变形玩具车运输车
- 下一篇:一种防窜动双托梁装置